跳至正文

舌尖上的中医药 | 核桃:补肾、温肺、润肠

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仁、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煲汤、做菜、当零食,都少不了核桃的身影。生核桃仁嚼之香脆、回甘,老少咸宜。

中医认为,核桃仁性温,味甘,入肺、肾、大肠经,可补肾、固精强腰、温肺定喘、润肠通便,常用于肾虚腰痛,两脚痿弱,小便频数,大便秘结,遗精阳痿等症。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核桃含有丰富的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6%)、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钙、铁、磷等矿物质元素,具有健脑益智、缓解疲劳;保护心脑血管;润肌肤、乌须发等功效。唐朝养生家孟诜在《补养方》中认为核桃有“食之令人能食、通润血脉、骨肉细腻”的作用。《开宝本草》记述,核桃仁“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多食利小水,去五痔”。而李时珍对核桃功效的认识则是:“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毒,发痘疮,制铜毒”。

此外,核桃磕开以后核桃仁之间那片膜,中医叫做分心木,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入脾、肾经,具有很强的补肾健脾、固涩收敛的作用,适合脾肾虚泄泻、夜尿频多、妇女带下、男性滑精者。

需要注意的是,需结合自身情况,适当摄入核桃,切勿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核桃偏温性,痰火喘咳、阴虚火旺、便溏腹泻的病人少吃;霉变的核桃不宜食用,谨防黄曲霉素;也不宜与白酒同吃,白酒甘辛火热,两者同食易致血热,严重者可导致咯血,特别是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患者等有咯血宿疾的人,更应禁忌。

下面介绍3道核桃养生膳食。

龙眼肉核桃粥

材料:粳米100克,龙眼肉、核桃仁各适量。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与龙眼肉、核桃仁同入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煮粥。

功效:补血、养心、健脾、安神。适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伴失眠、乏力、健忘等症。

山楂核桃饮

材料:核桃仁150克,山楂50克,白糖200克。

做法:核桃仁加水少许,用石磨磨成浆,装入容器中,再加适量凉开水调成稀浆汁。山楂去核,切片,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时,滤出头汁,再煮取二汁,一、二汁合并,复置火上,加入白糖搅拌,待溶化后,再缓缓倒入核桃仁浆汁,边倒边搅匀,烧至微沸即可。

功效:补肺肾,润肠燥,消食积。用于肺虚咳嗽、气喘、腰痛、便干、食积、经少腹痛等;也可作为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老年便秘等患者的保健饮料。

核桃板栗羹

材料:核桃仁50克,板栗40克,冰糖适量。

做法:核桃仁用小火炒香;板栗去皮,用小火炒香,切块。砂锅内放入板栗、核桃仁,加300毫升水,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煮1小时,即得核桃板栗羹。炒锅内放入冰糖,加50毫升水,熬成糖汁,倒入核桃栗子羹中,搅匀即成。

功效:补肝肾、降血压。适合高血压病肝肾阴虚型患者食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