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个关注吧以防下次找不到哦
比如说,有的老人七八十岁了,还精神矍铄,身体康健,有的年轻人,才三十出头,却面容憔悴,腰酸背痛,没走多远就大气小喘的。
其实,不论是老年人的老当益壮,还是年轻人的萎靡不振,归根结底都是自身出了问题。我们说阳气是身体之本,正气足则百病无,正气虚则百病生。
自身脾肾空虚,气血不足,加上外邪入侵,阻滞经络,气血不畅,阴阳不调,自然就会出现问题。
对照一下,如果你也是经常感到手脚冰凉,肢体麻木,腰膝酸软,没干什么重活也感觉身体酸疼,容易出汗,并且体倦少食。那么一定要注意了,就可能存在阴阳两虚了。
中医理论中,注重阴阳协调,合和相生的平衡之道。一旦平衡被打破,就会造成身体代谢失衡,体质虚弱,诱发各种疾病的产生。
一般认为,阴阳互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平衡,代谢正常,身体才会健康。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先天之阳气可以暖脾胃,脾胃为后天化生之本化生肾阳。因此调和阴阳,要从温脾补肾入手。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剂名方,来自医圣张仲景,名为真武汤,可以健脾益肾,阴阳双补。
具体配伍为:茯苓、芍药、白术、炮附子、生姜
附子,辛甘性热,温肾助阳,同时还能化气行水,也能暖脾土,以温运水湿。
茯苓能利水渗湿,把多余的水邪从小便排出去。
白术不仅可以健脾,还能燥湿。在这里,它是加强脾脏的运化功能,从而达到除水湿的效果。
生姜,性味温和,既能帮助附子温阳散寒,又能协助茯苓散水湿。
白芍在此方中的作用颇多:一、利小便以行水气;二、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四、可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以利于久服缓治。
附子与生姜属于相使配伍,附子壮阳助生姜散水,生姜宣散助附子主水。
白术与 茯苓属于相使配伍,白术健脾助茯苓利水,茯苓渗利助白术制水。
附子与白术属于相使配伍,附子壮肾主水,白术健脾制水。
附子、生姜与芍药属于相反配伍,附子、生姜辛热,芍药酸寒,芍药制约附子、生姜辛热主水散水伤阴。
芍药与白术、茯苓属于相使配伍,益气敛阴、健脾燥湿利水之中有益阴缓急。
这个方子虽然只有5味药,但却极为巧妙,各药之间既相互配合,又彼此制约。既照顾到脾,又考虑到肾,还能使药性的温和不要伤其本身。诸药合用,共奏补肾阳,益脾胃,活气血,祛寒湿之功。
记得关注哦!
小编圈友私享好文
1.简单一味中药泡水,可补肺气、脾气、肾气,正气十足,提高免疫力
2.凌晨3-5点就自然醒?肺气虚所致,参考3味中药,补肺气、改善失眠
3.太珍贵了!800多个偏方,没有调不好的病,收藏备用!
4.认识每一味中药资源汇总
赞是一种鼓励分享传递快乐
看完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