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肝火旺、爱生气的人,更容易得高血压,多疑、忧郁的人易失眠。这都和道医讲的“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有密切联系。而且,他们大多有口干、眼睛红、小便颜色暗黄、大便干燥、甚至血压不稳定等问题。而肝火旺往往会伤及肾阴,伴随肾虚症状。
“肝肾同源”
肝的疏泄条达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依赖肾阴的滋养;肾阴的再生,又须通过肝的疏泄而入藏于肾。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肝和肾均有相火,相火源于命门。所以调肝必须要补肾。
这些症状虽然是“肝火盛”的表现,但究其根本与“肾虚”有关。中医理论“心、肝、脾、肺、肾”五脏一体,肾为五脏之母。肾脏就像自然界当中大树的树根一样,为什么我们称肾脏为”水”脏?
因为在五行当中“肾为水”,在五脏功能分工“肾主水”,自然界当中树根吸水,汲取土壤营养供树的主干,枝干所需。如果树根枯萎,不发达,土壤中的营养再多,水再充足,树的枝叶也是没有办法获取营养水分的。如果人的肾气虚,“主水”的功能必然下降,我们人体的体液、血液主要成分是水。
身体中的水是我们日常饮食的摄入,但是肾虚的病人,代谢水的能力下降了,会使血液,体液缺水,口干、舌燥、皮肤干、小便黄、血液粘稠度增加。身体中多余的水分代谢不出去会引起水肿,继而产生各种并发症。
血液当中的水分减少了,血液成分就会改变,担任滤血、生血、运血的肝脏、脾脏这两个脏器就会由于血液、体液成分的变化而增加负担,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爱生气,发脾气。
肝和脾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人生病上火了,忧虑也多了。“思伤脾”,肝、脾因此也就不和了。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所以生气以后常表现为不想吃东西、口干、口苦,这就是肝火。
人不吃饭,能量就会减少,心、肝、脾、肺、肾的功能肯定会相应下降,人就会生病。人生病了,想干的事情干不了了,就会着急,表现为发脾气,长时间恶性循环的结果就会影响生活质量,损害健康。
由此可见,经常爱生气,脾气不好都与肾虚,五脏功能失调有关。
在治标的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补肾调节五脏功能。补肾的中药选择,最好保证药性不热不燥,否则好比火上浇油,不但起不到滋养肾阴,补养肾水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选择以下食物进行调理。
1、西红柿
西红柿可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美容补血。同时,适当的吃些西红柿还能去火,而它所含的维生素C还能够调节人体的内分泌。
2、苦瓜
苦瓜味道虽苦,但却是非常好的食疗蔬菜。虽然有些寒性,但却能够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在吃了之后,能够刺激到人体的唾液,令胃液得到分泌,令人们的食欲增大。
3、冬瓜
冬瓜虽然微寒,但是味道非常甘甜,里面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以及烟酸,通过服食这种食物,能够起到利水消肿的作用,还能够化痰止咳。不但可以用水来将冬瓜煮烂,还可以将冬瓜打成泥来服用,这样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清热止咳作用。
注:微信公众号涉及的部分视频、图片、文字来自网络,未做商业用途,我们已多渠道寻找原作者,尚未联系上的原作者请与本微信公众号联系!
本公众号文章提及的药品及医生仅为推荐,如对症须到正规医院听医嘱,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