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越来越冷,再加上寒潮不时来袭,医生提醒:老人、小儿以及抵抗力差的人群需谨防这些三种疾病。
今天由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贵宾门诊副主任医师闫琦辉与大家分享相关养生注意事项。
冬季需防三病
❶感冒、呼吸道疾病
冬季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如室温过低,衣着过少过薄,既易感冒又耗阳气,故应该保持室内温暖,有利于阴精蓄积。但是,如果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制造人工夏天,则腠理开泄,扰动阳气,加之室内外温差过大,寒邪易于伤人。
除此之外,要保持室内环境的良好通风,多饮水,勿劳累,适当运动,增强抗病能力。可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有助于预防感冒。
❷心梗、心绞痛
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尤其是从入冬到冬至这段时间,医院急诊的心梗和心绞痛的病例会明显增加,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能过度劳累,伐伤阳气。
冬天,对于有心脏病的患者来说,阳气惜之若金,需徐徐培养固护,心脏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对于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来说,现在是预防疾病复发、加重的关键时段,需注意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身体手足温热,才能安度寒冬。
❸胃肠不适
冬天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如果衣着单薄,风寒入侵,或者不注意饮食,过食生冷,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不适。
秋天已经发作胃肠道疾病的患者,随着冬天气温进一步降低,自然界阳气进一步减少,原来的胃病会加重。
防止腹部受凉,饮食温热,按时进餐是预防冬季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措施。
冬季注意吃“两果一豆”
除了注意以上三种疾病外,冬季还需要注意进补。民谚有云,食补重于药补。冬季进补,可以使体内的阴、阳、气、血、津液得到充实,使身体能保持最佳的状态。
中医学认为冬季人体肾当令,咸是肾的本味,可以泻肾,苦味可以补肾。冬季补肾,不能过泻,所以应减少咸味,增加点苦味的食物以使五味调和。
《黄帝内经》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
这里的“豆”就是大豆。在过去的冬季,中国人把大豆制成了豆腐,不但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做出了百种花样。从南到北,豆腐是过年菜中使用最多的食材之一。
冬天还是适合吃干果的季节,干果的油料多,性味甘温,滋养力强,适合冬季食补。干果能够补肾源于其胚芽和种皮的苦味,甘温健脾,苦温补肾,补益肾精,滋养五脏,是当之无愧的补肾明星。
核桃仁即补肾阳虚又滋肾阴,甘温不燥,但要注意,贴着果仁的内种皮,虽然口感苦涩,但补肾效果更好。而栗子温补脾肾,被称为“肾果”。
所以,核桃、栗子和大豆被称做冬季补肾的“两果一豆”,在冬季可以适当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