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它是名副其实的“千果之王”,补肾健脾、抗衰老!比人参便宜,比核桃鲜美

朋友们,早上好呀!

冬天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很多朋友就在想我要不要吃点海参?或者吃点人参鸡汤?又或者是吃点燕窝?

我理解很多朋友都想趁着这个大补的时节,把身体调理好。

但是补身体,不是粗暴的堆砌钱,堆砌营养就可以的。

古时候没有那么多的肥甘厚腻和大鱼大肉,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一碗红糖醪糟圆子就可以滋补气血,一杯麦芽糖大枣茶就可以温补脾胃。

现代人的营养品滋补品一大堆,但却很少因为吃了什么就能让我们特别有劲儿,更能抵抗病邪,吃得下睡得香。

因为很多人的身体是不通畅的,是虚实夹杂的,很难补得进去,反而都成了痰湿垃圾

所以想要给身体进补好,就要将我们的脾胃给养好,才能将吃进身体的补品最大化的吸收,减少身体垃圾堆砌。

这个时候就得请出我们的“干果之王”——板栗,别小看这一味果子,小小的身体里藏着巨大的能量!

喜欢的朋友可以先点击文末的【点赞】和【在看】将文章保存下来,和杏林君一起往下看看,这个神奇小果的魅力!

冬天离不开板栗

《黄帝内经》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所谓“五果”,并不是指我们平时经常吃的苹果、鸭梨、大香蕉,而是指五种特定的水果——桃、杏、栗、李、枣。

五种果对应不同的季节,应时而吃才能有助健康,其中冬季最适合吃栗子

中医认为板栗甘、咸、性温,归脾经、胃经、肾经,具有健脾养胃、止血消肿、强筋活络的功效。

尤其适用于因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频多及脾肾虚寒的人。

益气补脾

吃进去的东西,能被我们吸收、利用,少不了脾胃的功劳。

因此,想要身体好,必须先追求“胃口好”。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板栗中含的有效成分,对人体的脾和胃肠代谢有特殊的保护作用。

而板栗提取物可改善胆固醇代谢,减少皮下脂肪堆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帮助人体血管壁保持弹性。

所以说,板栗是冬日的健脾必备。

补肾强身

中老年人由于阳气渐渐衰退,经常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疼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这些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

如果想通过饮食来补一下肾,板栗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板栗可以帮助补充肾的后天之精气,改善生长发育情况。

延年益寿、抗衰老

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的功效。

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腹泻,肾虚造成的腰膝无力及小儿脾胃不健等。

此外,栗子还能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老年人常吃栗子,可防老抗衰,益寿延年。

板栗,怎么吃最好

板栗生吃熟吃效果不同。

一般来说,熟板栗脾肾兼补,偏于补气。老人经常腹泻,可以吃熟板栗进行调理。

中医认为,所有的种子都入肾经,可有的种子入肾是泻,而栗子是专补不泻。

剥板栗内皮的方法:用一碗开水加一点盐,把剥开的栗子放进去泡上几分钟,这层皮就容易剥掉了。

大家常见的板栗做法还是炒食、蒸煮等熟吃法,这些吃法就对于脾虚的人特别适用。

如果有体倦乏力、形体偏瘦、胃口较差等情况,日常可以多吃些熟板栗。

生板栗偏于“补骨”,对于防止腰腿疼痛有比较好的疗效。

中医说板栗补肾健脾强筋骨,但从营养角度来看,它各方面也很出色。

栗子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也可以和其它食材搭配,做成菜品、粥品来食用。

板栗粳米粥

材料:粳米100克、栗子200、桂圆肉15克、大枣10枚。

做法:粳米用冷水淘洗干净后沥干,再放到冷水里浸泡30分钟。

栗子去外壳放入冷水浸泡三小时。

取出粳米和栗子放入锅中,加入1000毫升水,用武火烧到沸腾再转文火,煮45分钟左右。

加入桂圆肉、去核的大枣以及少量白糖,再煮10分钟直至煮稠即可食用。

栗子的挑选

南方产的栗子个头大,淀粉含量较高,补肾效果更强;而北方产的小栗子,含糖量高,健脾作用更强。

无论是哪种栗子,都应该买新不买陈

  • 看外形:有自然的光泽,底座毛绒较多的一般为新鲜的栗子。

  • 捏一捏:捏的时候感觉到很坚实就说明种仁比较饱满;如果捏的时候感觉空说明里面的种仁比较干瘪,可能存放的时间比较久了。

  • 摇一摇:如果能听到声音,同样也说明里面的种仁已经干瘪,质量也不是很好了。

五种不适合吃板栗的情况

不多吃

栗子吃多了容易堆积在脾胃中,不易被脾胃运输转化,所以要控制吃栗子的量,每日吃栗子不宜超过10颗

不凉食

板栗变凉时,其淀粉会出现“部分回生”现象,容易造成腹胀及消化不良等问题。

因此,如果板栗凉了,建议加热以后再吃。

辨证吃

食积停滞、脘腹胀满痞闷者,最好暂时不要服用板栗。此外,糖尿病人应少吃板栗。

分年龄

不适合一岁以下的宝宝食用,一周岁以内的宝宝肠胃功能发育不全。

进食板栗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和肠胃阻滞的现象。

一周岁以内的宝宝咽喉部位并未发育完全,板栗体积比较大,给宝宝吃板栗容易呛到喉咙和支气管。

分症状

风湿病的人风湿病在中医理论中,其实就是风邪与湿邪侵入人体导致的一种病变,是由于经络受邪、痹阻不通导致的。

而这时候如果吃太多栗子的话,可能会滞脾恋膈,不利于病情,《得配本草》也有提到这点“多食滞脾恋膈,风湿病者禁用”。

参考文献
[1] 曲黎敏.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系列(套装1-3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2]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说什么(珍藏版套装)[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3]张明.食物是最好的药[N].天津科技出版社, 2015.
[4] 陆恒等.健康饮食宝典[N].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有分享,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本文来源于网络,公益分享、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点个,一起为健康点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