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2119
阅读时长:3分钟
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
在众多肉类中,鱼肉可谓是特殊的存在,因其自身的高蛋白、低脂肪,更是成为了养生保健的优良选择。
家庭聚会,宴请宾客,在我们国人的餐桌上,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寒风瑟瑟的冬天,喝碗鲜美的鱼汤,吃着嫩滑的鱼肉,简直太舒服啦~
我们知道鱼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常吃鱼可以预防疾病,增强体魄。但是吃鱼也分应季,冬季适合吃哪些鱼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
黑鱼中富含辅酶Q10,它被称为心脏的“动力之源”,能为心脏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能量,预防突发性疾病。还能够保护皮肤、延缓衰老、缓解疲劳的功效。
食材:黑鱼一条,豆腐一块,鸡蛋,葱,姜,八角,淀粉。
做法:黑鱼剔骨去皮后片成鱼片,加适量盐、蛋清、淀粉腌制。锅内放油,下入鱼骨、鱼皮煎至微黄,放入姜片、八角、葱段炒香,加豆腐、开水盖盖熬煮20分钟,最后下入鱼片汆熟即可。
鱼肉和豆腐搭档能起到氨基酸互补的效果,对心血管健康更为有益。
2
俗话说“冬鲫夏鲤”,冬天是鲫鱼味道最鲜美的时节,肉肥籽多。可开胃健脾、利水消肿、滋养通乳、清热解毒,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乏力、肾炎水肿、肝病腹水、产后缺乳、痢疾、便血等症有直接或辅助疗效。
食材:鲫鱼1条,茯苓20克,干姜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
做法:将茯苓、干姜、黄芪、白术放入水中泡软,塞进鱼肚中,放到锅里,倒水没过熬煮。水开后加入一些去腥调味料,如葱、蒜等。
冬季要想有效进补,首先得调养好脾胃;同时补肾也是冬季的养生关键之一。
中医认为,鲫鱼有较好的健脾和胃、除湿利水、补中生气功效,搭配上黄芪、茯苓、干姜、白术后,可更好地发挥健脾、补肾两种作用,非常适合脾肾阳虚的人群作为日常食疗方使用,有助于温补肾阳、强壮体质。
3
农历十二月的小黄鱼,正是肉质肥美时节!黄鱼肉嫩味鲜少骨,入口即化,自古有“琐碎金鳞软玉膏”之誉。
食材:带鱼,小黄鱼,姜黄粉,黄酒,白菜,葱,姜,蒜,八角。
做法:带鱼、小黄鱼清理干净后用姜黄粉、醋加以腌制。下锅煎鱼,煎至两面上金黄色后捞出。砂锅底部放菜叶,再放入杂鱼、葱姜蒜、八角,倒入清水烧制;砂锅盖用锡纸包裹,倒入黄酒,盖盖焖制10分钟即可。
中医认为,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温馨提示:
4
淡水鱼中的鲈鱼,其肌肉脂肪中的DHA(俗称脑黄金)含量居所有被测样品之首。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鲈鱼只掉肥不掉肉,鱼腥味很淡,肥腴可人,肉白如雪,细腻又好吃~
食材:鲈鱼,葱段,姜丝,香菇块,盐,胡椒粉,酱油。
做法:用盐、生姜丝、花生油,浇入鲈鱼肚内。将葱放在碟底,葱上放鲈鱼。再用香菇块、姜丝和(少许)热盐、酱油搅匀,涂在鱼身上,隔水猛火蒸十分钟,熟后取出原汁一半,加生葱丝及胡椒粉放于鱼上,略加适量酱酒即好。
香菇能促进钙和磷的消化吸收,对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十分有益。还可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堆积,有降脂降压等作用。
鲈鱼味甘性平,归肝、脾、肾经。鲈鱼能补肝肾、健脾胃、化痰止咳,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5
跟其他鱼不一样,吃银鱼时不用去鳍去骨,属于整体性食物,100%都可以食用,被称为“鱼中人参”。
原料:鸡蛋,银鱼,葱粒,精盐,味精,浅色酱油等。
做法:将鱼加入精盐,油拌匀。鸡蛋搅拌成蛋液,放精盐、味精搅匀,倒入盘中。慢火蒸约7分钟再加入银鱼、葱粒铺放在面,续蒸3分钟,利用余热焗2分钟取出,淋酱油和油,撒上胡椒粉便成。
银鱼虽小,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蛋白质为17.2克/百克)。而且其中钙含量较高,为46毫克/百克,钾、镁、硒等微量营养素含量也比较丰富。
注意:买的时候要挑乳白有光泽的,过于透明的最好别买,有人工后期加工的嫌疑。
养生科普
鱼肉虽是滋补佳品,但咸鱼和炸鱼最好还是少吃。因为经过多盐分腌制或高温煎炸后,鱼肉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容易被破坏,营养价值大幅降低。
总的来说,蒸、煮是最为推荐的食用方式,少盐少油,既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鱼肉原本的鲜味,又能尽可能地保全营养。
另外,部分老年人感官钝化,日常食用时建议挑选鲈鱼、黑鱼、鳜鱼、鲇鱼、龙利鱼、银鲳鱼等肉嫩刺少的品种,以免被鱼刺卡喉,吃起来更安全放心。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因个人体质不同,用药需谨慎,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本文由永刚饮片(YGYP2014)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合作。
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11点后睡的人,白开水里加点它!让熬夜不再“伤肝”
●血污、血堵、血瘀,吃三七很有必要!
●咽喉炎不是小问题!喝三七花有效治疗咽喉炎!
●秋冬润燥不妨多吃“西洋参”!每天嚼几片,午后不犯困!特别是这6种人更需要!
●养肝护眼,就喝这几杯茶!日常多喝,眼睛水润不干涩~
微信改版,点赞和在看才能看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