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每天几个,补肾、健脾、强筋骨,浑身更有劲!但2类人要少吃

点击上图,参与11.11年度大促销

路边的糖炒栗子已准时开卖,清甜的香气,软糯的口感,还有拿在手上热乎乎的触感,使得很多人一边剥一边吃,根本就停不下来……

不过,栗子有讲究,要是吃不对,身体可能会很“受罪”

虽然从生物学上来讲,栗子是坚果,但它却跟瓜子、腰果、核桃等有个很大的不同之处——栗子的主要成分不是脂肪,而是碳水

根据统计,栗子的碳水含量高达42.2%,略低于馒头(47%),但要比米饭25.9%高出许多

其他方面,栗子的蛋白质含量(4.2g/100g介于馒头7g/100g与米饭(2.6g/100g)之间脂肪含量同样在三者中处于中等位置;而维生素B1维生素B2,则要明显优于馒头和米饭

所以,总体来看,把栗子当做“主食”来吃其实更为合适。下午吃了它或是菜里出现它时,记得适当减少主食的食用量;偶尔用它来替代米面馒头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有2类人,在吃栗子的时候要格外当心。

糖尿病人

一般来说,7~8颗中等大小的栗子差不多就是一餐主食的量。特别是糖炒栗子,制作时通常会加入大量的糖、油,热量更高。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吃的时候更需要控制好量,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肠胃不好的人

栗子中含有较多粗纤,而且还含有不能被消化的棉子糖,它们进入人体后会产生大量气体,容易导致腹胀、反酸等问题。尤其是生栗子、放冷了的栗子,更不好消化

肠胃不好的人,例如有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容易胃胀反酸的人,如果大量食用栗子,不仅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胃胀、胃痛,甚至可能造成胃出血,所以定要少吃;特别要注意避免吃生栗子熟栗子也尽量吃热的,冷掉的栗子可以炖汤、炖肉热着吃。

其实,栗子本身是一种很不错的食材。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它能“通肾益气厚肠胃”,具有补肾、健脾、强筋骨之效,对于腰腿无力、小便频数能起到较好的调理作用,被誉为“肾之果”。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人体的气血开始收敛,精气需要养藏,适当吃点栗子进补很是合适。

况且,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栗子有“秋果之王”的美称,现在不吃不是太可惜了吗?

1.看准外形

挑选栗子的时候,最好选外壳颜色浅、绒毛多、不怎么有光泽的,这样的栗子通常更为新鲜,成熟度也刚好;而那些颜色深、绒毛少、外表光亮的栗子,基本都是老栗子,口感不太好。

而且,栗子要挑一面平、一面圆,呈半圆状的,更为香甜好吃;两面都非常平的栗子不要买。

2.挑对颜色

如果是买剥好的栗子仁,记住不要一味追求颜色金黄或洁白,这样的很可能经过化学处理;一般挑颜色自然的就好。

另外,买回家的栗子仁,放久了或做熟后变成了褐色,也别担心。这是栗子所含的酶发生了褐变反应如果没有异味,就还是个好栗子~

3.轻轻摇晃

将栗子拿起来摇一摇,如果能听到明显的晃动声,说明里面的栗子仁比较干瘪,品质不佳;如果听不到什么声响,就说明内里果仁饱满,可以选购。

在选购加工好的糖炒栗子时要注意:

  • 不要买路边炒制的,容易沾染污染物;

  • 用纸巾擦一擦栗子外壳,有油渍的不要买,可能是用工业石蜡油增亮过的;

  • 吃起来甜到微微发苦的可能违规添加了糖精,也不要买。

不少朋友抱怨栗子好吃但壳难剥,豆苗子今天就教大家几招,绝对方便快速,省力省心。

第1招 热水浸泡

在栗子的“屁股”位置切一刀,让其露出栗子肉。烧一锅水,水开后下入栗子焯烫1~2分钟,捞出后趁热剥壳,连里面的膜都可以轻松去除。

第2招 微波加热

在栗子外壳上划十字刀,然后放入微波炉中高温加热30秒,取出后沿着刀口剥开外壳即可。但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刀口一定要尽量划大一点,否则可能会引起爆炸。

火煨栗子
补益肾脏

做法:将玉米棒放在火上烧至黑色,锅中铺上锡纸,把烧好的玉米棒放到锡纸上,撒适量盐。栗子表面开口,放在玉米棒上,盖上锅盖摇匀,开小火焖10分钟左右炕熟即可。

栗子粥
益气养血

做法:取100g粳米淘洗干净,浸泡30分钟;200g栗子剥去外壳,放入冷水中浸泡3小时。

把粳米、栗子放入锅中,加10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45分钟后加入15g桂圆肉、10枚去核掰开的大枣、适量白糖,再煮10分钟左右,待粥变得黏稠即可。

栗子炖鸡
益脾润燥

做法:将整只土鸡、适量栗子肉放入锅中,加凉水炖煮半小时。之后加入10g当归,继续小火煮制半小时,最后再放入3g陈皮煮10分钟即可出锅。

需要清火的人群,可以用少量石斛替代当归;有尿频、尿急症状的人群,则可以加5~10粒枸杞缓解肾虚;脾胃太热、易上火人群不宜食用

END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