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1771
阅读时长:3分钟
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
中国民间有句谚语“八月的梨枣,九月的山楂,十月的板栗笑哈哈”。
天气一转凉,街头糖炒板栗的香味便弥漫开来,引得路边的行人直流口水。有“干果之王”美称的板栗,生食、炒食皆宜,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等。
1
小栗子,大营养
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
生栗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可治跌打损伤、筋骨肿痛,有止痛止血、吸收脓毒的作用。
板栗中含有维生素B1、B2,能帮助改善因缺乏B族维生素引起的口腔溃疡、皮肤粗糙等症。
栗子中含有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唐代孙思邈称栗子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秋季养生的重点是补肾,栗子被称为“肾之果”,具有补肾壮腰、活血的功能,很适合秋天吃。
《本草纲目》载:“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换句话说,就是栗子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2
食用板栗有讲究
熟板栗脾肾兼补,偏于补气。板栗入肾经,且“专补不泻”,老人经常腹泻,可以吃熟板栗进行调理。
生板栗偏于“补骨”,用于防止腰腿疼痛时,可以吃风干的生板栗,每日5~7颗。
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建议生食。
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一般来说,每天吃板栗5~10粒就足够了。
另外,无论是生吃还是炒食、煨食,均须细细咀嚼,连津液吞咽,可以达到更好的补益效果。
提醒:吃栗子的同时,要注意减少主食的摄入。
栗子有高碳水、高淀粉的特点,建议放在两餐中间食用;或者把栗子添加进饭菜中,以免饭后当成零食,摄入过量。
板栗中糖类丰富,糖尿病患者要慎食;
板栗不易消化,消化不良、大便稀溏的人要少吃;
产妇、小儿、老人及便秘者也不宜多吃栗子;
脾胃虚寒者不宜生吃栗子,应该煨食、炒食;
风湿病患者可以食用板栗,但是要注意适量;
患血症者,如吐血、便血等,宜生吃栗子。
✦北方栗个头小,含水量少,性偏温,补肾功能较强,健脾作用偏弱。
✦南方栗个头大,含水量高,性平,健脾益胃作用较强,对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慢性腹泻等患者来说是很好的食补佳品。
3
美味板栗这样吃
做法:板栗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之。
功效:栗子既能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老年人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腰膝酸软无力、步履蹒跚者服食,对老人肾虚大有裨益。
材料:鸡肉100克,生姜5克,枸杞10克,板栗15~20粒。
做法:将整鸡剁成寸块,选有骨肉100克,在开水中焯一下,放入汤锅内。再把枸杞、板栗、生姜依次放入锅中,倒入高汤适量。大火烧开后,文火再煲1小时。出锅时,调入精盐、味精、鸡精,即可食用。
功效:对体乏气短,肾虚腰痛,有较好的滋补疗效。
4
不会剥栗子的看这
生栗子:剪刀+微波炉
栗子洗干净后,晾干水分,用刀或剪刀在表面剪开一道口,前后都要剪,连成对称的一道口,这样才会容易裂开;
放到盘中,用微波炉高火叮两分钟,即可取出栗子,等到稍微晾凉一会,手轻轻一掰,板栗就剥出来了。
注:板栗切出十字口,是为了防止板栗受热膨胀爆炸、引起事故。
熟栗子:网袋装好摔一摔
把10颗左右的熟栗子放在网袋里,还可以在外面套一个塑料袋,用手握住开口的一面;
适当用力在桌子上摔栗子,大概10下,栗子在摔的过程中,壳会裂开,肉上那层膜也会分离,再剥起来就方便了。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因个人体质不同,用药需谨慎,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本文图文由永刚饮片(YGYP2014)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合作。
●冬虫夏草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对身体有没有效果?……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三七加两味,防三高、化瘀血,事半功倍!中老年人都用得上
●清热降火,消肿散结,它被誉为“药草皇后”,也是养肝排毒草!
●疏散风热止咳喘,你需要家中常备桑叶茶!
●小雪过后迎寒冬,“冬补”吃它十天,顶上半年!第一菜、第一肉、第一果……一文给你说全!
微信改版,点赞和在看才能看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