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生命是一个生、长、收、藏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人体五脏的对应关系是:肝主生,心主长,肺主收,肾主藏。
冬天是养肾的好时节,此时补肾就顺应了自然界和人体的阳气的缺失,所以补进去的东西才能藏得住,才能达到最佳的补益效果。
养肾是由两个方面构成,一则避免过度消耗,损伤。二则进行补益。这其中都有相应的方法。
避免过度消耗
《黄帝内经》说:“恐伤肾”。恐惧时则气往下走,人在极其恐惧的情况下,气过多地往下走而上不来,处在五脏最下方的肾就会被伤害。
具体实操方法:发现自己很紧张时,寻找自己害怕的原因,告诉自己并大声说出来,然后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也和自己确认一下(我现在解决不了,但不用总想着,我要出去走一走了)。
最根本的解决恐惧的方法,是通过闻思修佛法,建立正信,保持正念,常观诸法空性,则如《心经》所言: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收敛阳气
秋冬养肾,收敛阳气是极为重要的。一是避免大汗淋漓的运动,二则需要节制欲望。平时无事的时候,适合静坐养生。静坐,致心一处,使大脑入于静定状态,把散乱的心安定下来,心境达到清净安祥,气脉自然畅通。
正如因是子所说:“内功粗者可以祛病,精者乃可成道。”总之,若能如法打坐,每日坚持,精进不懈,必定有会有极大受益。
方法:两腿交叉,屁股略垫高,盘腿而坐,脊柱自然挺直,什么都别想,放空,忘掉时间、空间,回到真正的精神家园……时间可长可短,短则十几分钟,长则数小时,只要你觉得放松舒服就行。若是腿麻了,就用舒服点的姿势,揉揉。不必强求。
温中祛寒,补肾固阳
补肾先温中
补肾首先要温暖脾胃。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掌心捂肚脐。
劳宫穴在手掌心,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它是人体很重要的火穴,我们一般即使手再凉,劳宫穴的位置也是很暖和的。劳宫,是劳累之后休息的宫殿。身体疲惫没有精神,恶心难受,无法入眠,都可以按揉劳宫穴缓解。
清醒时,要时常双手掌心相对,上下摩搓直至手指温暖,用一只手掌心捂住肚脐,能暖胃驱寒。这是用身体火穴劳宫穴的热燥之气,去温中散寒健运脾胃。在手背对掌心的地方就是外劳宫穴,脏腑积有寒气热气,皆能和解。
方法:睡觉时,平躺,将两手垫于腰部,手背紧贴后腰,两手外劳宫紧贴腰部肾区,双掌的热量直接温煦了二肾,可将肾内寒气祛除,5-10分钟后,其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
尤其是晚上10点半至11点,是亥时尾、子时头,此刻地气最旺,地气通过内劳宫吸入,穿过外劳宫直接注入二肾,伴随二掌的热度温煦了二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