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秋冬养阴,来年少生病!阴虚体质,更应补肾阴

《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季节是阴气收藏的季节,阴虚人群在秋冬季进行养阴,效果更好。也有“冬不藏精,春病必温”一说,在冬天,我们把阴津和阳气都封藏好,待开春之时,我们的精气神缓慢地释放出来,在接下来的生发会比较得力,若没做好这个养生要点,春天阳气生发,积蓄一冬的郁热,也开始蠢蠢欲动。

广东冬天多数阴冷寒湿,对于阴虚体质的朋友来说,常感觉自己身体、脸上发热,皮肤干燥,手脚心发热,眼睛干涩,口干咽燥,偏好冷饮和冷食,容易失眠,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如果你也属于阴虚的话,这个秋冬一定要加强养阴。

01
多吃黑色食物
PART ONE
肾阴乃元阴所在,为阴之根本。阴虚体质的朋友,在秋冬时节更应补肾阴:
  • 黑色食物有养阴补肾之功,色黑入肾,能伏藏相火,使之归根,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乌骨鸡、海参等;
  • 多以汤、羹、煲的形式煮食,适当添加西洋参、沙参、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熟地、山药、桑椹子、山茱萸等中药做成药膳;
  • 也具有极高的滋养功效,米类可选择小米、大米、糯米等。

02
少吃麻辣火锅
PART TWO
大冷天吃麻辣火锅,吃的热乎乎的,感觉很舒服,但这是对于虚寒人群来说的,对于阴虚体质的朋友不宜吃麻辣火锅,养阴首先要忌辛辣,因为辛辣能动火伤阴。

03
保暖固阳
PART THREE
养阴的同时勿忘扶阳,中医认为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为用,因此饮食上需要适当加一些补充阳气的食材或者药材,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寒保暖,头、脚、腹部,适时添衣,切勿受寒。

04
健脾胃补阴虚药膳食疗方
PART FOUR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明冬季进补的重要性,之前也有文章提到秋冬进补相关药膳推荐(点击阅读 🔗《气血亏虚吃它不用愁,一口补气养血强筋骨!》🔗《秋冬进补≠多吃肉!中医专家推荐7款“平补”好物》),针对秋冬养阴,推荐一道「陈皮水鸭汤」健脾胃补阴虚。

陈皮水鸭汤

材料|陈皮2个(5至10年),生姜2块,青头鸭1只,猪肉200克(可供5至6人食用)。*注:这里1个陈皮,是指一个陈皮果陈化后的果皮,常见为三瓣。

做法|陈皮、生姜洗净备用。水鸭、猪肉过开水去血腥。将备料全部放入锅中加清水,大火烧开,小火慢炖1.5小时,肉烂调盐即食。

功效|青头鸭又称花头鸭,肉质少泥膻味,味道较清淡,性寒、味甘,归胃、肺、肾经。《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鸭肉可清热、排毒、滋阴、补肺、润燥、养颜,很适合秋冬气候干燥时食用。对于阴虚火旺、身体虚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虚弱浮肿等症有治疗的作用。

陈皮性味辛温、微苦,入脾胃、肺经,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生姜温中除肉腥;瘦肉甘平补虚,调汤鲜味。

故此汤有健脾补虚、养阴清虚热的功效。更年期人群有潮热、口干、腰酸、胃脘不适症状,陈皮水鸭汤也适用。

*部分内容来源:广东中医药

内容编辑|医疗策划部

排版校对|医疗策划部

审  阅|紫和堂专家组

还想知道什么养生小妙招

不妨在留言区写下来

紫和君为你安排

…………
OURDREAM
往期推荐
#紫和养生

虚不受补?试试“广东人参”!还能预防新冠!

#紫和食谱

气血亏虚吃它不用愁,一口补气养血强筋骨!

#紫和食谱

秋冬进补≠多吃肉!中医专家推荐7款“平补”好物

ZIHETANG
紫和堂专家推荐

副主任中医师(点击上图预约)

教授、中医学博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师承团队成员

【擅长诊治】从医多年,对中医临床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内科杂病的中医诊治,尤擅长重症肌无力、ALS、慢性胃炎、老年病(高血压、痛风、关节炎、高脂血症)及小儿咳嗽、月经不调、颈椎病、慢性湿疹等疾病的诊治,以及岭南地区常见的湿热、脾虚等体质的中医调养,亚健康状态调理和中医养生保健。

【出诊时间】周五8:30-12:00(紫和堂上渡国医馆)

主任中医师(点击上图预约)

【擅长诊治】擅长内、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特别是对慢性肝病、功能性胃肠病、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及多种老年病、妇科病的中医药调理有较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三18:00-21:00(紫和堂华景门诊)

主治中医师(点击上图预约)

中医学硕士

【擅长诊治】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咳嗽、脾胃慢性疾患、慢性腹泻或便秘、长期疲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

【出诊时间】周二、六、日8:30-12:00,周三14:30-17:30(紫和堂幸和门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