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腰痛怕冷,这类药比补肾更重要

点击上方蓝字五味的视觉” →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导读

腰腹部怕冷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情况,一般以女性患者居多。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会选择贴个暖宝宝或者绑个护腰,但这只能起到一时保暖的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病痛。若想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整体上治疗、调理身体,孙光荣教授曾这样为患者解除了病痛——

张某,女,57岁,私企高管。2013年10月20日初诊。

主诉:腰腹部畏风寒1年,深夜及冬季加重。患者于2012年出差到哈尔滨受寒后,感觉腰骶部紧冷痛重着,继而恶寒,腹部冷感,自觉寒从内发,曾在针灸科进行温针治疗,症状时好时坏,深夜及冬季加重,喜热饮,夜眠欠佳,无腹痛、腹泻,饮食正常,二便调,舌淡胖有齿印、质暗红如猪肝色,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为腰痛。

辨证:脾肾阳虚,气虚血瘀。

处方:生晒参10g,生黄芪10g,紫丹参10g,云茯神10g,炒枣仁10g,益母草10g,川杜仲15g,川牛膝10g,络石藤15g,山萸肉10g,肉桂1g,净水蛭6g,车前子10g,阿胶珠10g,生甘草5g。14剂,日1剂,复煎,日温服2次。

2013年11月5日二诊:服上方后患者自觉睡眠得以改善,夜间畏寒有所减轻,精力较前好转,白天静坐时腰骶部仍感恶寒。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孙光荣教授认为,此寒非温阳能解决,重在阳虚血瘀,原方去络石藤,加路路通,与参、芪、阿胶珠同用,重在补气血通络祛寒。

处方:生晒参10g,生黄芪10g,紫丹参10g,云茯神10g,炒枣仁10g,益母草10g,川杜仲15g,川牛膝10g,路路通15g,山萸肉10g,肉桂1g,净水蛭6g,车前子10g,阿胶珠10g,生甘草5g。14剂,日1剂,复煎,日温服2次。

2013年11月19日三诊:腰骶部恶寒基本消失,脸色红润有光泽,睡眠好,二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细。孙光荣教授认为,瘀血有所改善,去破瘀之水蛭、益母草。

处方:生晒参10g,生黄芪10g,紫丹参10g,川杜仲15g,川牛膝10g,云茯神10g,炒枣仁10g,山茱萸10g,车前子10g,生甘草5g。

嘱避风寒,忌冰冷食物,加强运动。后随访1年,患者病无复发。

按语:患者素体阳虚,脾肾不足,冬日他乡遇寒侵袭,腰为肾之府,故首见腰骶部冷痛。孙光荣教授认为,该患者为脾肾阳虚之体,寒为阴邪,其性下行,收引凝滞,首犯足太阳膀胱经。由于患者阳气不足以抵御寒邪,寒邪进一步内传足太阴脾经,因而不仅表现为腰部寒冷,同时腹部亦恶风寒,喜热饮,舌质淡胖有齿印、质暗红如猪肝色,为寒湿凝滞血脉,脉络不通,故深夜及冬季加重。孙光荣教授认为,此病不但要补肝肾,更需要补气调血、活血化瘀。故以生晒参、生黄芪补气健脾,阿胶珠补阴血,山萸肉、杜仲补肾强腰,肉桂补元阳、暖脾胃,丹参、益母草、川牛膝、净水蛭活血化瘀,车前子通阳祛湿。全方体现了孙光荣教授调气活血抑邪的治疗原则,处方用药上也体现了其注重精气神的调治。因而患者不但症状得以改善,更是从精神、体力等全方位得到调理。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 End –

关注我

每日了解最新资讯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点击「赞」+「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