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节气养生 | 立冬驱寒护阳,滋阴补肾重在4点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气属肾,肾主蛰,为封藏之本,故冬季是一个封藏的季节。阳气潜藏,草木凋零,蛰虫伏藏,动植物都处于休眠状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立冬之后,人体阴阳变化与天气相顺应,新陈代谢速度降低,重点保护闭藏于体内的阳气。

此时应天之序,我们的身体相应也该收敛。气温下降,此时若是不注意保暖,则人体易受寒邪侵犯。

01“减咸增苦”,以助心阳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如果咸味吃得过多,会使偏盛的肾水更加亢盛,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冬季应少食咸味,并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橘子等。

02早睡晚起,养阳固精

立冬之后,自然界的阳气处于“潜藏”的状态,睡眠也应做相应的调整,晚上宜早睡,早上可适当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正如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但晚起并非赖床,而是要以太阳升起为度,即“日出而作”。

03运动适度,勿扰阳气

冬季天气寒冷,阳气内藏,此时仍需保持适量的运动,以强健筋骨,提升免疫。立冬时节,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适宜采取匀平和缓的运动方式,跑步做操以微微汗出为度,不宜运动量过大,以免汗多泄气,扰动阳气,有悖于冬季阳气养藏之道。

04做导引

元末明初著名养生家冷谦所撰中医养生学专著《修龄要旨》认为,“呬”字诀与肺相应,口吐“呬”字具有泄出肺之浊气、锻炼呼吸的功能,只要勤加练习,长久坚持,就能起到养肺的成效。

做法:身体正坐,上下门牙对齐,留有狭缝,舌尖轻抵下齿,气从齿间呼出体外,口中轻吐“呬(发音同丝)”字音。

与此同时,以两手撑地,弯曲背脊,蜷缩身体,再两手向上伸举三下,也可以两手握拳反向捶打背部,左右依次从下往上捶击各三下,最后闭目咽口水、上下牙齿相叩,收功。

圣人讲“秋冬养阴”,不是去养阴冷寒凉,而是通过“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养好我们的身体。

秋冬是阳气集结凝聚,深藏地下水中的季节。春夏阳气的萌发彰显才是生命的意义和标志。但冬阳气的收敛潜藏的基础,是生命之根,根深才能叶茂,厚积才能薄发。秋冬之季,顺应天时把阴养足才能收敛潜藏更多的阳气。养阴是手段,潜阳才是目的。只有在这一点上,养阴才有意义。

“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气散漫,则阴邪立起”。

冬季的户外锻炼一定要等太阳出来后再进行,并且不宜剧烈运动,否则出汗多让阳气大量外泄。此时的运动以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扶阳养生功等为主。

未来好时光,抱拙堂一路与您相伴~
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END
关于抱拙堂
抱拙堂,养身、养心、养颜。
道教古法食疗食品,帮助改变现代人亚健康的身体状态。
排病邪,调阴阳,疗伤痛;
科学养生,长寿康宁;做养生中的一股清流。
让我们相遇的此刻开始,让你更爱自己,更加健康、更快乐的享受生活。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抱拙堂

标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