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随着岁数的逐渐增长,肾气流失加快,阳气生发困难,阳气越来越少,因肾虚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那么,我们该如何及时补肾增阳,保持自己的身心精力充足呢?
想补肾,首先要先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
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
肾阳虚的人除了怕冷,水的代谢也很缓慢,蒸发能力弱,所以会小便多,尤其是夜尿多,也不怎么想喝水。
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
肾阴虚的人一般不会怕冷,甚至还要怕热,特别是手脚心总觉得热,想贴在凉东西上。
肾阴虚的人还有口干、大便干、心烦的问题,甚至因为心烦而失眠,而且人也易消瘦。
如不是症状特别严重(如女子肾虚导致不孕,男子肾虚导致不举),最好不要通过吃药来补肾,因为药吃多了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建议通过汲取食物的精华来温和养阳。如我们平时说的“黑五类”: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一定要多吃。
除此之外,山药、芡实、核桃仁、白果、莲子、猪腰、猪肚、韭菜、桑葚、荔枝、海带、紫菜、乌鸡、香菇、豆豉、枸杞、板栗、泥鳅等食物都是补肾精品。
01、晒太阳
养阳最简单的方法晒太阳。晒太阳背光而坐最好,因为背部有一条不可忽视的经络–督脉。
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
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 10-11 点之间,或者下午 16-17 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晒太阳的效果最好。
中老年人晒 30 分钟左右即可,千万别隔着玻璃晒太阳,那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02、搓拉耳朵
中医五行学说则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
所以经常进行一些耳部锻炼,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
每次 3-5 分钟,双手空闲下来,看电视的时候都可以按揉按揉耳朵。
03、晚上泡脚
泡脚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通过刺激足部数十个穴位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
晚上 9 点泡脚最护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
在此时用热水+“韵络浴足套”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04、踮脚走路
踮脚走路时,前脚掌内侧、足大拇指起支撑作用,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经过此处。这样可按摩足三阴,通过足少阴肾经温补肾阳。
每天踮起脚走 10 分钟左右,中间可以走走停停,累了休息,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可以。
(“YIDISNJE”系列养生产品)
其实,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就有四颗免费的“补肾药”,但是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反而舍近求远去找寻别的补肾方。
人体自带四颗免费的“补肾药”–养肾护肾四大穴:肾俞、命门、关元和太溪。
无论男女都适用,只要坚持调理一个月,将明显感觉到体内仿佛出现了小太阳,肾气十足。
肾经主要穴位,强壮肾气,增强肾阳功能,特别是对月经不调、性冷淡有很大的帮助。
关元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蓄积之处。
肾经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
对于男人,它是壮阳大穴,对于女人,它是驻颜美穴。补肾壮阳、暖宫备孕都少不了它。
养生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预防未病
养生的重点在于坚持日常的保养护理
一滴散结,一起传播爱!
⊙以上文章、图片转载于网络,观点建议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