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有三候——
一候水始冰:虽是初冬,可北方的水面已经开始凝结成薄冰。
二候地始冻:此时,地表的土地开始冻结。阳气沉降到更深的土中,阴气弥散人间。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候鸟不知藏去哪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条纹颜色与野鸡相似的大蛤蜊。
收敛阳气,减少消耗
-
一是来源于外界寒气的侵扰,部分阳气要去抵御外敌; -
二是为顺应四时变化,我们体内的阳气还需向内收敛,温养脏腑。
颐养肾气,顾护脏腑
-
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 -
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
养肾护阳,食补为先
-
北方地区的冬季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肉等;
-
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暖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比如鸡、鸭、鱼类。
-
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木耳、梨为宜,比如做一道冰糖炖雪梨就是不错的膳食。
”
冬日艾灸,补阳袪寒
”
4个推荐穴位——
大椎穴: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汇的穴位,具有统领一身阳气的作用。
命门穴:被称为“生命之门”,为身体督脉上的阳穴。有温肾壮阳、培元补肾的作用。
涌泉穴:是人体肾经的起始穴,艾灸涌泉穴,可以引火下行,温暖下身。
神阙穴: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艾灸神阕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穴位示例图
“
晒头顶
“
晒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