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老中医】腎虚怎么补?五个补肾的中成药给您“整好”,建议收藏

黄连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1、黄连直折心火:

突然头晕眼花心烦 30g

《长江医话》曰:李公老人,家住流江,务农为业。年近花甲,犹有此容,从不问于医事。

一日突觉头晕目眩,眼前发花,无奇不有,形状万千。延医入诊,服用归脾汤十剂无效,且心烦失眠,自语不休,说,蜂乎!蝶乎!入吾手足,粘吾心肺。家人以为其癫,又请医生用礞石滚痰汤五剂,病不愈,便再请医生治。这医生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火炽盛,扰乱心阳,视力就会迷惑,直用黄连30克,水浸频服,药到病除,单味而愈。

迄今患者年近古稀,视力尤佳,读书看报如常。

2、口舌生疮漱口方:

熬夜上火口疮、不想吃东西,怕喝中药。《肘后方》黄连酒煎漱口(含呷[xiā);傅青主:黄连6,菖蒲3;李东垣:黄连、当归为君,甘草、黄芩为佐;另治痔疮,《名医类案》孔华峰用黄连去毛,打成细粉,用蜜调,空心服用二三钱,立效。《黄帝内经》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肘后方》曰:治口舌生疮,黄连煎酒,时含呷之。

傅青主曰:口舌生疮,大都是心火郁热,舌为心之苗窍,故先见症。故用菖连饮,黄连6克,菖蒲3克,水煎服,往往一剂而愈。此方功在黄连,亦在菖蒲。菖蒲引心经之药,黄连善清心经之火,此所以奏功如响也。

李东垣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凡诸疮宜用黄连、当归为君,甘草、黄芩为佐。

《名医类案》曰:孔华峰治一人患痔疮,浓血淋漓,用黄连去毛,打成细粉,用蜜调,空心服用二三钱,立效。

3、黄连止消渴:

熬夜消渴尿白,尿白尿浊为热

《儒门事亲》曰:火在上者,善渴,火在中者,消谷善饥,火在下者,不渴而溲百液。

《名医别录》曰,黄连止消渴。

《近效方》曰,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有如脂麸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黄连十两。上截冬瓜头去穰,入黄连末,火中煨之,候黄连熟,布绞取汁。一服一大盏,日再服,但服两三枚瓜,以差为度。

《黄帝内经》曰,诸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古今医案按》曰,南安太守张汝弼。曾患渴疾白浊。久服补肾药不效。遇一道人。俾服酒蒸黄连丸以川连一斤。煮酒浸一宿。甑上累蒸至黑。晒干为末。蜜丸桐子大。日午临卧。酒吞三十丸。遂全瘳。

4、同病异治话痢疾:

香连丸 理中丸

黄连是以苦而闻名天下的,是中药四大苦药之一,还有苦参、龙胆草、黄柏呢!其实吴茱萸、白头翁、黄柏也很苦。

治痢名方香连丸,葛根芩连汤,芍药汤(黄芩汤不含黄连),白头翁汤,木香导滞丸,这一系列的治痢方中,没有不含有黄连的。

刘完素说,古方皆以黄连治痢之最,治痢皆以之为君。

《兵部手集方》曰,香连丸治下痢:宣黄连、青木香,同捣筛,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饮下二、三十丸,日再。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婴孺用之亦效。

《服药有悟》的诗:

前秋抱腹疾,香连一服佳。

今秋腹疾同,香连乃为灾。

方知内患殊,不可一例该。

天机本活泼,刻舟求剑乖。

5、水升火降交泰丸:

失眠、口疮儿膝盖以下脚凉 交泰丸 黄连6 肉桂3

一息阳气一息命,一息寒气一息病。

祝味菊在他写的《伤寒质难》中说道:“久服寒凉者,如饮鸩蜜,只知其甘,不知其害,亘古以来,死者如麻,茫茫浩劫,良可痛也。”

韩懋曰,黄连与肉桂同行,能使心肾交于顷刻。

《四科简效方》曰,交泰丸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川黄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

《本草纲目》曰,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古方治痢香连丸,用黄连、木香;姜连散,用干姜、黄连;变通丸,用黄连、茱萸;姜黄散,用黄连、生姜;治消渴,用酒蒸黄连;治伏暑,用酒煮黄连;治下血,用黄连、大蒜;治肝火,用黄连、茱萸;治口疮,用黄连、细辛,治失眠,用黄连、肉桂;皆是一冷一热,一阴一阳,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主辅相佐,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无偏胜之害也。

6、滞下如金丸:

酒席小孩暴吃暴饮而腹痛下利 ,此食物停滞,胃肠以通降为和,要选一味药能够降胃败肠毒的,能够把浊毒拉出去,又能够治疗痢疾腹痛。黄连苦降,能够通降整条消化道,从口腔一直败毒到肛门。就用治痢药方,滞下如金丸。

廖仲醇对黄连的炮制极为重视。先用姜汁浸泡,然后再用土炒九次,最后还研成细粉,再用姜汁水泛为丸。最后经过反复炮制,黄连治痢之功不减,而苦寒伤胃之弊,却可以得以消除。所以为什么说,这单味黄连,炮制运用得好,治疗痢疾,那就像金子那么宝贵。

黄连苦寒,一次服用剂量大,会伤到胃肠,我们根据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煎汤送服。

  • 比如胃弱的,用点人参、陈皮,保护脾胃,煎汤送服。

  • 腹痛厉害的,用点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煎汤送服。

  • 后重厉害的,肛门滞下难耐,用点木香、槟榔,调气则后重自除,用这调气药煎汤送服。

  • 如果大便有脓血的,用点当归、白芍来煎汤送服,行血则便脓自愈。

  • 如果大便臭秽食积严重的,应该通因通用,就用点大黄、莱菔子煎汤送服,消肠道里的食滞。

7.黄连为病目之仙药

黄连乃病目之仙药,滞下之神草,专主热气目痛,治赤炎暴发,可以用单味黄连,内服或用来外面洗眼。

  • 纯用黄连泻火解毒,虽能消炎,但却有寒凉过度之嫌。而且未必能迅速上眼,稍加点麻黄,能使黄连消炎解毒之作用,持续停留在上焦肌表眼目。所以用黄连配点麻黄治疗眼睛虹膜睫状体炎,一般消炎药不理想时,用这种思路效果显著。

  • 《僧深集方》曰,黄连煎治眼赤痛,除热:黄连半两,大枣一枚(切)。上二陈,以水五合,煎取一合,去滓,展锦取如麻子注目,日十夜再。

  • 《顾松园医镜》曰,一人患翳障青逾年,用黄连一两,羊肝一具,煮烂丸服,不数月而复明。

  • 《本草图经》中记载,刘禹锡云∶有崔承元者,因官治一死罪囚出活之,囚后数年以病自致死。一旦崔为内障所苦,丧明,逾年后,半夜叹息,独坐时,闻阶除间悉悉之声,崔问为谁?曰∶是昔所蒙活者囚,今故报恩至此,遂以此方告讫而没。崔依此合服,不数月,眼复明,因传此方于世。

  • 又今医家洗眼汤,以当归、芍药、黄连等分停,细切,以雪水或甜水煎浓汁,乘热洗,冷即再温洗,甚益眼目。但是风毒、赤目、花翳等,皆可用之。其说云∶凡眼目之病,皆以血脉凝滞使然,故以行血药合黄连治之。血得热即行,故乘热洗之,用者无不神效。

8.苏连饮治呕恶不止

黄连配麻黄,乃治目之妙对,黄连配木香乃治痢之神品,黄连配苏叶乃止呕之要药。

薛生白《湿热病篇》曰,呕恶不止,用黄连0.9~1.2克,苏叶0.6~0.9克,两味煎汤,呷下即止。

9.治水火烫伤

《中医杂志》上记载,治水火烫伤用黄连打的粉,调点茶油,涂抹之,即愈。

10.酒煮黄连丸

[组成]黄连(去须)360克、好酒2500克。

[用法]上将黄连以酒煮干,研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6-9克,空心,熟水送下。

[功效]祛暑热。

[主治]伤暑。

[来源]《医碥》

黄连可以缓解疼痛,而且还有缓解心烦的作用,是非常受欢迎的传统中药。

1、清热泻火

黄连是一味大苦大寒的中药材,对清热解毒非常有效,特别是对实热引起的胃火牙痛口苦、口臭问题,同时还有面红、大便干硬、舌苔黄等症状,大都可以用黄连来解决。

2、抗菌消炎

黄连当中含有大量小檗碱,这样的物质对常见的革蓝氏阳性、革蓝氏阴性等细菌都是可以有抑制作用的,所以说黄连是属于一种广谱抗菌的中草药,所以说大家在日常就可以通过黄连来对于细菌引起的痢疾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保肝利胆

黄连还可以促进肝脏的健康,能够保肝利胆,可以通过黄连来帮助肝炎患者降低转氨酶的活性,同时还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清热泻火效果好,但这些人慎用

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拉肚子,影响到肠胃的运化功能,从而会影响到食欲,导致消化不良。除非体内有实热,否则慎用。

黄连具有着清热解毒以及消炎作用,对于大肠杆菌等都具有着抑制作用。可以泡水喝,但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因为是苦寒之品。

一般中病既止不宜久服,最好饭后服用。黄连的用量病轻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儿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黄连。

足足187堂精致解读视频
随时无限畅看,让你一次看过瘾
用看视频的方法,学《易经》的“成事智慧”
(课程可永久保存,随时回放)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课程

版权声明

本文中医方子,偏方等来源网络,由中医说方推荐发表,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民间偏方来自网络收集,未经验证,可能有风险,请勿乱用,否则后果自负!

跟着倪海厦老师,免费学习中医知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