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性】大补肾气肾阳、填精补髓。别名肾关,有肾俞、关元之效。

【部位】肾关穴位于董氏奇穴七七部位,在胫骨内侧阴陵泉下一寸半至二寸间贴骨取之,针深一寸至两寸。
【归经】脾经、肾经、膀胱经、督脉、小肠经、肺经。

治疗胃酸过多、倒食症、鼻骨痛、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神经病、失眠、蛋白尿、肾脏炎、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肾亏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腰酸、眉棱骨痛、头晕头痛、近视、多泪、两腿无力、臂麻、心刺痛、胸口痛。
1.天皇副穴又名肾关,有肾俞及关元之作用,补肾要穴,对于肾亏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背痛、头痛、腰酸亦有显效。治尿频、夜尿极特效。
2.肾关的补肾作用不是调动肾气,而是通过强六腑、补后天脾土来强先天肾气,大补肾阳,临床使用比太溪补肾效果更好。董针另一个重要穴位木火穴则不一样,作用机理为调动全身元气,木火穴临床使用初次不超过8分钟,且次日应用时间还要递减,不可多用,否则会出现气虚无力的现象。
3.全息对应肩颈部,颈肩范围皆有效。治疗肩臂痛及肩臂不举(五十肩)尤为特效,两手发麻或疼痛也效。
4.透过脾与小肠通,能治疗三叉神经痛、颧骨痛、眼肌震颤。因为小肠经之循行自内眼角至颧骨。
5.治胃酸过多,返酸且气逆打嗝者,倒食症(类似西医返流性食管炎)与天皇穴倒马效果显著。
6.此穴具土水二性,亦有脾肾双补作用。治尿糖高、尿酸高、肾功能衰竭皆效。治血液病亦甚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