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往期精彩”,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
图文来源|网络平台
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侵删,公众号后台联系删文
现代人由于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以及熬夜等因素影响,导致阴虚火旺、阳气上浮,因而很流行扶阳。以下给大家一个简单实用的扶阳方法:踮脚。

“八段锦”其中一式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踮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踮脚锻炼方法
1
踮脚跟
身体立正,两脚跟并拢,双手放在腰部两侧,慢慢提起脚跟,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然后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

示范(仅供参考)
本式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之后就保持踮起脚跟不落地,上下抖动的动作,时间长短,根据个人状况而定。
动作要点:
1、上提时脚趾要抓地,脚跟尽力抬起,目视前方,提肛收腹,百会穴上顶,略有停顿,要掌握好平稳。(百会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2、脚跟下落时,咬牙,轻震地面,动作不要过急。(“轻震地面”,是为了防止用力过度,以致对脑部、脊椎和脚跟产生损伤。亦不可用力过轻,要达到适度刺激,头部略有震感即可。)
3、沉肩舒臂,周身放松。
注意:
1、初级练习水平,掌握动作即可。
2、为增强健身效果,掌握动作以后,应配合呼吸进行练习。配合呼吸的方法是:提起脚跟时配合缓缓吸气;落下脚跟轻震地面时配合缓缓呼气。)
2
踮脚尖走路
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初始练习者可扶墙,熟练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3
坐着踮脚尖
膝盖与大腿保持水平,可将两个矿泉水瓶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
每次踮脚尖30~50次,速度可自我调节。
4
躺着勾脚尖
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
如果感觉小腿不舒服,就停下来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调节。
注意事项:
踮脚跟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易导致足跟疼痛。如果导致了疼痛,休息几天,用热水泡泡脚,很快就没事了。
下棋、打牌、玩电脑或久立不动时,最好每过1小时左右做一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避免因坐得过久而下肢麻木。
踮脚养生功效
1
补助肾气
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踮脚实际是刺激肾经经络。男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再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踮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踮踮脚跟,就是非常好的扶阳大法。
2
提神醒脑 缓解压力
踮脚或常用脚跟行走,可以刺激肾经及膀胱经,而且根据全息定位理论,脚跟与大脑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经常踮脚跟,可以有效改善脑部的气血循环。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大、经常用脑的朋友来说,趁休息的时间,一边颠脚后跟,一边进行深呼吸,可以提神醒脑,而且能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
3
防治中风
别以为中风都是老年人的事儿,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赶时间等都导致了中青年的发病率增高。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阳气上冲,聚于脑部,中枢神经就会受到比平日更多的刺激。
踮脚跟是一种潜阳的方法,它不但可以刺激脑部气血运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阳下行,从膀胱经、肾经而下归于足底。预防中风,踮脚跟即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手段。
4
治小便不畅
小便不畅,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刺激脚跟即是治疗前列腺病的一个小诀窍。
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因此坚持踮脚跟或用脚外侧走路,就可以健运膀胱,使小便通畅起来。
现代人由于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以及熬夜等因素影响,导致阴虚火旺、阳气上浮,因而很流行扶阳。以下给大家一个简单实用的扶阳方法:踮脚。

“八段锦”其中一式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踮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踮脚锻炼方法
1
踮脚跟
身体立正,两脚跟并拢,双手放在腰部两侧,慢慢提起脚跟,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然后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

示范(仅供参考)
本式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之后就保持踮起脚跟不落地,上下抖动的动作,时间长短,根据个人状况而定。
动作要点:
1、上提时脚趾要抓地,脚跟尽力抬起,目视前方,提肛收腹,百会穴上顶,略有停顿,要掌握好平稳。(百会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2、脚跟下落时,咬牙,轻震地面,动作不要过急。(“轻震地面”,是为了防止用力过度,以致对脑部、脊椎和脚跟产生损伤。亦不可用力过轻,要达到适度刺激,头部略有震感即可。)
3、沉肩舒臂,周身放松。
注意:
1、初级练习水平,掌握动作即可。
2、为增强健身效果,掌握动作以后,应配合呼吸进行练习。配合呼吸的方法是:提起脚跟时配合缓缓吸气;落下脚跟轻震地面时配合缓缓呼气。)
2
踮脚尖走路
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初始练习者可扶墙,熟练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3
坐着踮脚尖
膝盖与大腿保持水平,可将两个矿泉水瓶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
每次踮脚尖30~50次,速度可自我调节。
4
躺着勾脚尖
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
如果感觉小腿不舒服,就停下来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调节。
注意事项:
踮脚跟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易导致足跟疼痛。如果导致了疼痛,休息几天,用热水泡泡脚,很快就没事了。
下棋、打牌、玩电脑或久立不动时,最好每过1小时左右做一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避免因坐得过久而下肢麻木。
踮脚养生功效
1
补助肾气
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踮脚实际是刺激肾经经络。男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再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踮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踮踮脚跟,就是非常好的扶阳大法。
2
提神醒脑 缓解压力
踮脚或常用脚跟行走,可以刺激肾经及膀胱经,而且根据全息定位理论,脚跟与大脑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经常踮脚跟,可以有效改善脑部的气血循环。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大、经常用脑的朋友来说,趁休息的时间,一边颠脚后跟,一边进行深呼吸,可以提神醒脑,而且能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
3
防治中风
别以为中风都是老年人的事儿,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赶时间等都导致了中青年的发病率增高。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阳气上冲,聚于脑部,中枢神经就会受到比平日更多的刺激。
踮脚跟是一种潜阳的方法,它不但可以刺激脑部气血运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阳下行,从膀胱经、肾经而下归于足底。预防中风,踮脚跟即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手段。
4
治小便不畅
小便不畅,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刺激脚跟即是治疗前列腺病的一个小诀窍。
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因此坚持踮脚跟或用脚外侧走路,就可以健运膀胱,使小便通畅起来。
现代人由于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以及熬夜等因素影响,导致阴虚火旺、阳气上浮,因而很流行扶阳。以下给大家一个简单实用的扶阳方法:踮脚。

“八段锦”其中一式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踮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踮脚锻炼方法
1
踮脚跟
身体立正,两脚跟并拢,双手放在腰部两侧,慢慢提起脚跟,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然后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

示范(仅供参考)
本式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之后就保持踮起脚跟不落地,上下抖动的动作,时间长短,根据个人状况而定。
动作要点:
1、上提时脚趾要抓地,脚跟尽力抬起,目视前方,提肛收腹,百会穴上顶,略有停顿,要掌握好平稳。(百会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2、脚跟下落时,咬牙,轻震地面,动作不要过急。(“轻震地面”,是为了防止用力过度,以致对脑部、脊椎和脚跟产生损伤。亦不可用力过轻,要达到适度刺激,头部略有震感即可。)
3、沉肩舒臂,周身放松。
注意:
1、初级练习水平,掌握动作即可。
2、为增强健身效果,掌握动作以后,应配合呼吸进行练习。配合呼吸的方法是:提起脚跟时配合缓缓吸气;落下脚跟轻震地面时配合缓缓呼气。)
2
踮脚尖走路
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初始练习者可扶墙,熟练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3
坐着踮脚尖
膝盖与大腿保持水平,可将两个矿泉水瓶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
每次踮脚尖30~50次,速度可自我调节。
4
躺着勾脚尖
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
如果感觉小腿不舒服,就停下来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调节。
注意事项:
踮脚跟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易导致足跟疼痛。如果导致了疼痛,休息几天,用热水泡泡脚,很快就没事了。
下棋、打牌、玩电脑或久立不动时,最好每过1小时左右做一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避免因坐得过久而下肢麻木。
踮脚养生功效
1
补助肾气
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踮脚实际是刺激肾经经络。男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再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踮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踮踮脚跟,就是非常好的扶阳大法。
2
提神醒脑 缓解压力
踮脚或常用脚跟行走,可以刺激肾经及膀胱经,而且根据全息定位理论,脚跟与大脑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经常踮脚跟,可以有效改善脑部的气血循环。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大、经常用脑的朋友来说,趁休息的时间,一边颠脚后跟,一边进行深呼吸,可以提神醒脑,而且能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
3
防治中风
别以为中风都是老年人的事儿,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赶时间等都导致了中青年的发病率增高。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阳气上冲,聚于脑部,中枢神经就会受到比平日更多的刺激。
踮脚跟是一种潜阳的方法,它不但可以刺激脑部气血运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阳下行,从膀胱经、肾经而下归于足底。预防中风,踮脚跟即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手段。
4
治小便不畅
小便不畅,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刺激脚跟即是治疗前列腺病的一个小诀窍。
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因此坚持踮脚跟或用脚外侧走路,就可以健运膀胱,使小便通畅起来。
现代人由于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以及熬夜等因素影响,导致阴虚火旺、阳气上浮,因而很流行扶阳。以下给大家一个简单实用的扶阳方法:踮脚。

“八段锦”其中一式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踮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踮脚锻炼方法
1
踮脚跟
身体立正,两脚跟并拢,双手放在腰部两侧,慢慢提起脚跟,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然后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

示范(仅供参考)
本式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之后就保持踮起脚跟不落地,上下抖动的动作,时间长短,根据个人状况而定。
动作要点:
1、上提时脚趾要抓地,脚跟尽力抬起,目视前方,提肛收腹,百会穴上顶,略有停顿,要掌握好平稳。(百会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2、脚跟下落时,咬牙,轻震地面,动作不要过急。(“轻震地面”,是为了防止用力过度,以致对脑部、脊椎和脚跟产生损伤。亦不可用力过轻,要达到适度刺激,头部略有震感即可。)
3、沉肩舒臂,周身放松。
注意:
1、初级练习水平,掌握动作即可。
2、为增强健身效果,掌握动作以后,应配合呼吸进行练习。配合呼吸的方法是:提起脚跟时配合缓缓吸气;落下脚跟轻震地面时配合缓缓呼气。)
2
踮脚尖走路
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初始练习者可扶墙,熟练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3
坐着踮脚尖
膝盖与大腿保持水平,可将两个矿泉水瓶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
每次踮脚尖30~50次,速度可自我调节。
4
躺着勾脚尖
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
如果感觉小腿不舒服,就停下来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调节。
注意事项:
踮脚跟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易导致足跟疼痛。如果导致了疼痛,休息几天,用热水泡泡脚,很快就没事了。
下棋、打牌、玩电脑或久立不动时,最好每过1小时左右做一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避免因坐得过久而下肢麻木。
踮脚养生功效
1
补助肾气
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踮脚实际是刺激肾经经络。男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再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踮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踮踮脚跟,就是非常好的扶阳大法。
2
提神醒脑 缓解压力
踮脚或常用脚跟行走,可以刺激肾经及膀胱经,而且根据全息定位理论,脚跟与大脑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经常踮脚跟,可以有效改善脑部的气血循环。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大、经常用脑的朋友来说,趁休息的时间,一边颠脚后跟,一边进行深呼吸,可以提神醒脑,而且能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
3
防治中风
别以为中风都是老年人的事儿,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赶时间等都导致了中青年的发病率增高。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阳气上冲,聚于脑部,中枢神经就会受到比平日更多的刺激。
踮脚跟是一种潜阳的方法,它不但可以刺激脑部气血运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阳下行,从膀胱经、肾经而下归于足底。预防中风,踮脚跟即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手段。
4
治小便不畅
小便不畅,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刺激脚跟即是治疗前列腺病的一个小诀窍。
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因此坚持踮脚跟或用脚外侧走路,就可以健运膀胱,使小便通畅起来。
现代人由于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以及熬夜等因素影响,导致阴虚火旺、阳气上浮,因而很流行扶阳。以下给大家一个简单实用的扶阳方法:踮脚。
“八段锦”其中一式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踮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踮脚锻炼方法
身体立正,两脚跟并拢,双手放在腰部两侧,慢慢提起脚跟,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然后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
示范(仅供参考)
本式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之后就保持踮起脚跟不落地,上下抖动的动作,时间长短,根据个人状况而定。
动作要点:
1、上提时脚趾要抓地,脚跟尽力抬起,目视前方,提肛收腹,百会穴上顶,略有停顿,要掌握好平稳。(百会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2、脚跟下落时,咬牙,轻震地面,动作不要过急。(“轻震地面”,是为了防止用力过度,以致对脑部、脊椎和脚跟产生损伤。亦不可用力过轻,要达到适度刺激,头部略有震感即可。)
3、沉肩舒臂,周身放松。
注意:
1、初级练习水平,掌握动作即可。
2、为增强健身效果,掌握动作以后,应配合呼吸进行练习。配合呼吸的方法是:提起脚跟时配合缓缓吸气;落下脚跟轻震地面时配合缓缓呼气。)
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初始练习者可扶墙,熟练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膝盖与大腿保持水平,可将两个矿泉水瓶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
每次踮脚尖30~50次,速度可自我调节。
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
如果感觉小腿不舒服,就停下来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调节。
注意事项:
踮脚跟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易导致足跟疼痛。如果导致了疼痛,休息几天,用热水泡泡脚,很快就没事了。
下棋、打牌、玩电脑或久立不动时,最好每过1小时左右做一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避免因坐得过久而下肢麻木。
踮脚养生功效
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踮脚实际是刺激肾经经络。男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再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踮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踮踮脚跟,就是非常好的扶阳大法。
踮脚或常用脚跟行走,可以刺激肾经及膀胱经,而且根据全息定位理论,脚跟与大脑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经常踮脚跟,可以有效改善脑部的气血循环。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大、经常用脑的朋友来说,趁休息的时间,一边颠脚后跟,一边进行深呼吸,可以提神醒脑,而且能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
别以为中风都是老年人的事儿,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赶时间等都导致了中青年的发病率增高。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阳气上冲,聚于脑部,中枢神经就会受到比平日更多的刺激。
踮脚跟是一种潜阳的方法,它不但可以刺激脑部气血运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阳下行,从膀胱经、肾经而下归于足底。预防中风,踮脚跟即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手段。
小便不畅,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刺激脚跟即是治疗前列腺病的一个小诀窍。
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因此坚持踮脚跟或用脚外侧走路,就可以健运膀胱,使小便通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