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立冬时节当药食补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 赵进喜 教授)

11月7日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而“寒气通于肾”,且人体阳气根源于肾,所以立冬过后寒邪最易中伤肾阳。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诸疾。此外,肾阳气虚又常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易犯咽干口燥、头晕耳鸣之患。可见,寒冬将至,养肾更应为重。其中,药食补肾是重要法则。

俗话说,“冬季进补,春天打虎”。意思是说,冬季脾胃功能相对较强,吸收较好,进补效果也佳,而有效的补益可为春季良好的体魄打下基础。但补肾不可盲目,乱补对身体有害无益。因为肾虚有阴虚和阳虚之分,进补前辨清阴阳虚实最为关键。

肾阴虚者主证为“热”,主要表现为脸红、五心烦热、盗汗、头晕、耳鸣等症状,食补应注重选用百合、黑芝麻、海参、枸杞子、银耳等养阴药食;阳虚者则以腰酸、四肢发冷、畏寒、水肿等“寒”症为主,食补以羊肉、鸡肉、肉桂、鹿茸等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药食为佳,忌食性寒生冷之物。

-—–—特别申明—–—-

本公众号所有文字和专家肖像经著作权人授权刊登,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商业目的转载或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