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此外,羊肉肉质细嫩,容易被消化,热量也高,常吃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体虚的中青年人、老年人也适合食用。
大冷天气,一碗炖羊肉就能让人从心底暖和起来。
1
1.萝卜:羊肉炖萝卜,能充分发挥萝卜性凉的功效,可以起到消积滞、化痰热的作用。
2.带皮生姜:焖羊肉时,放一些带皮的生姜,不仅可以去除羊肉膻味的作用,还能散火、除热、祛风。
3.豆腐:豆腐中的石膏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而且豆腐也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4.肉桂、茴香及香料:将羊肉和这些调料一起煮,对脾肾虚寒导致的消化不良,腹部隐痛及腰膝冷痛者有缓解。
2
羊肉的膻味是由羊的特别的消化系统造成的,其气味的大小因羊的品种、年龄、性别、季节还有地区等不同的因素差异,日常烹饪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处理技巧来减少羊肉本身的膻味。
加醋:羊肉洗干净切成小块,放入开水中,再加醋,水煮沸后,水面会浮出血污,取出羊肉,羊肉膻味即没有了。
加酒、姜:烹饪羊肉的时候就多放几块生姜,再加5毫升左右的白酒一起煮,煮出来后如果有葱花再撒些葱花,去膻味的效果会更好。
剔除筋膜:初加工羊肉时,先将其肥瘦肉分割开,剔去肌肉间隙那些带脂肪的筋膜,斩成块后用清水漂洗30分钟即可。
核桃去腥膻,在炖羊汤之前,准备几个核桃,将核桃打破后,壳也可不用取出,用纱布料袋子包住,避免漏出核桃壳的碎渣,再和羊肉一同放入锅中煮,一直煮到羊汤好了,捞出即可。
3
材料:羊肉300~400克、当归30克、党参15克、胡椒适量、生姜3片、食盐适量
做法:
1.羊肉斩块,洗净焯水;当归、党参、生姜浸泡备用;
2.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
3.转小火煮1小时,至羊肉熟烂,下盐和胡椒调味即可。
作用:温补肝肾、温阳驱寒
材料:羊肉250克、红萝卜200克、西洋参15克、大葱15克、生姜15克、味精/盐适量、料酒30克
制作方法:
1.将羊肉洗净,切成条,放入沸水锅中氽透,捞出备用;红萝卜洗净削皮,切成条。
2.葱切段、姜、西洋参分别切片,西洋参片用温水泡软。
3.将锅置于旺火上,倒入清水1000毫升,加入羊肉、西洋参片、葱段、姜片、料酒,
烧沸后改用小火慢炖至羊肉软烂。
4.拣出葱段、姜片不用,加入精盐、白萝卜条、味精再炖10分钟即可。
作用:暖胃去燥,清热生津
材料:羊肉500克、萝卜500克、草果两个(去皮)、甘草3克、生姜5片。
做法:羊肉和萝卜切块,将上述食材一起放砂锅加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撇去浮沫再煮至羊肉熟烂,加适量食盐调味后食用或佐餐。
作用:此汤补中健胃、益肾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