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百草查询】后,再点击右上角【···】
肾阳虚6大症:
舌淡胖苔白,脉沉迟。
补阳类中药主要具有温中散寒、兼顾脾胃、壮阳作用,补肾阳的祖方有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右归丸等,到底该如何区分?
金匮肾气丸
【组成】 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
【方解】肾阳不足为本方主证。
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阴,少加桂、附助命门之火以温阳化气,乃“阴中求阳”之意,重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共为君药;
山茱萸、山药补肝益脾,化生精血,为臣药;
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并可防地黄之滋腻;牡丹皮清热,防温补而致肝中相火升动,三药于补中寓泻,为佐药。
诸药相合,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振奋肾阳,使气化复常,诸症自愈。
【主治】肾阳虚损证。症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胖,脉虚弱等。
济生肾气丸
【组成】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 牛膝、车前子
【方解】方中炙附子、桂枝温补肾阳,益火之源,两药相须,互增药力,牛膝苦、酸、平,补肝肾,利尿通淋,三药配伍温阳化气利水,针对病机主病,为君药。
地黄补血滋阴;酒山茱萸既温补肾阳,又益肝肾之阴;山药益气健脾补肾,培补肺气,三药肝脾肾三阴并补,可收阴生阳长之效,共为臣药。
茯苓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助山药健脾;泽泻、盐车前子利水渗湿,清利下焦湿热,防地黄滋腻;牡丹皮清肝胆相火而凉血,制温药化燥;四药甘淡寒凉,与君药相反相成,用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功。
【主治】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水肿、腰痛、咳喘。
【金匮肾气丸与济生肾气丸的区别】
金匮肾气丸与济生肾气丸均俱温补肾阳作用,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济生肾气丸加用了车前子、牛膝,因此其利水消肿作用增强,多用治阳虚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湿热壅盛,风水泛溢水肿者不宜用。本品含附子,不可过服、久服。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宜低盐饮食,忌食生冷食物。
命门火衰,用右归丸
【组成】熟地黄、肉桂、酒萸肉、鹿角胶、当归、炮附片、山药、菟丝子、枸杞子、盐杜仲
【方解】
方中肉桂、炮附片辛甘、大热,温补肾阳命门,肉桂还可散寒止痛,引火归元;鹿角胶壮肾阳,益精血,三药配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故共为君药;
杜仲甘温,补肝肾、强腰膝;菟丝子、酒萸肉既补肾阳、又能固精止遗;重用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枸杞子滋阴补肾、益精补血,此六药合用,阴阳双补,侧重阴中求阳,共为臣药;
当归补血活血,散寒止痛;山药益气健脾补肾,为佐药;
全方配伍,既能温补肾阳,又兼填精止遗,故善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腰膝痠软,阳痿遗精,泄泻。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腰痛、阳痿、遗精、泄泻。
1、腰痛:肾阳亏虚,肾精不足,腰府不得温煦濡养所致。症见腰膝痠痛,下肢痿软,畏寒怕冷,四肢欠温,少气乏力,夜尿频多,舌淡,脉沉细。慢性腰肌劳损见上述证候者。
2、阳痿:命门火衰,肾阳不足所致。症见阳事不举,精薄清冷,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腰膝痠软,畏寒肢冷,舌苔淡白,脉沉细。
3、遗精:肾阳亏虚,精关不固所致。症见梦遗日久,或滑精,或余沥不尽,形寒肢冷,舌淡嫩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
4、泄泻: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症见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慢性结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湿热下注而扰动精室者慎用;
湿热下注所致阳痿者慎用;
暑湿、湿热、食滞伤胃和肝气乘脾所致泄泻者慎用;
方中含肉桂、附子大温大热之品,不宜过量服用;
服药期间忌生冷饮食,慎房事。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