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冬属水对应肾,肾脏的生理功能是「藏精」,《黄帝内经》也有说:「冬不藏精,春必病瘟」。
所以冬季进补,补肾为佳,把肾养好了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养生之人可千万别错过这个黄金时期啦!
「药补不如食补」,药补补得了一时,补不了一世,所以补肾,还得从「食疗」抓起!
01
海参虾仁汤
《中医大辞典》有记载「海参能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治精血亏损、虚弱劳祛……」但凡肾虚的人,皆宜食之。
虾仁的作用也不次于海参,是中医里面有名的补肾壮阳之物。所以,我们冬天补肾,海参虾仁汤是不错的选择!
【用料】:海参150克、鲜虾仁80克、猪瘦肉60克、生姜片、枸杞子、精盐适量。
①将水发海参洗净,切成片备用;
②将鲜虾仁洗净,沥干备用;
③将猪瘦肉洗净,切成片备用;
④将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旺火煲至水沸,然后加入枸杞子、海参片、猪瘦肉片、生姜片;
⑤改用中火继续煲半小时左右,再加入鲜虾仁继续煲20分钟左右,加入精盐调味,即可饮用。
02
黑豆红枣汤
黑豆被称为「肾之谷」,具有补肾益精,防止体力匮乏的作用。
红枣我们都很熟悉,它对补益脾胃、滋养阴血、养心安神有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用黑豆搭配大枣食用,不仅能增强黑豆的补肾作用,还能更好地调养身体、补气养血、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用料】:黑豆 300 克、红枣 150 克、冰糖 90 克
①把黑豆洗干净后用冷水浸泡,浸泡4~6小时左右;
②将黑豆、红枣放入高压锅,同时加入适宜的水,大火炖开后改用小火煮20分钟后闭火,再焖20分钟。
③开盖放入冰糖,等融化后就可以吃了。如果喜欢吃甜一点的,自己可以多放一点冰糖。
【建议】:每天晚上5~7点,喝一小碗,效果最好!
静静养身,默默补肾。除了食补外,还有穴位养肾也很重要!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
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这里的「灸」,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艾灸」。
艾灸具有温热性刺激和药理性作用。我们通过艾灸的方法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常用的补肾穴位如下:
01
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俞穴之一,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祛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
【位置】:位于膝关节外膝眼下 3寸,胫骨前嵴外侧1横指处。
①点燃艾条直接灸足三里穴,艾灸时应将艾条放在离皮肤大概2厘米或者两指高的位置,灸到局部皮肤发红。
②艾灸时也可缓慢地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感觉到疼痛就移开一些,不要灼伤皮肤。
③每星期艾灸1~2次,每次灸15~20分钟。
02
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
中医认为,关元穴是人体一身元气之所在,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的地方,具有培元固本、调气回阳之功,灸关元穴可使人元气充足、延年益寿。
【位置】: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①可手持艾条悬灸,距离皮肤2~3厘米,每次灸10~25分钟,具体因人而异(也有一次灸30~50分钟的)。
②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休息三四天再灸第二个疗程。
03
肾俞穴
肾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肾的背俞穴。
肾,肾脏也;俞,输也。肾俞名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
【位置】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肚脐平行。
①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灸,使局部有舒适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②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经常艾灸肾俞穴,不仅可以调整肾功能,还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缓解肾虚腰痛、精少早泄的作用。
喜欢本文,欢迎点个在看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