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补肾=补命,一招奇效,驱寒护阳暖全身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行“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时其实气温还不是很低,但植物是一定要在这时掉叶子的,它要把阳气收藏在根部……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动植物有能力来判断四季转换的气运,人类呢?此时也要逐渐收敛阳气,倘若这个节气阳热得不到收藏,或者收藏得少,来年春夏,不但植物长不好,人身也会多虚寒伤病。

立冬日,养肾日

立冬后,人体阳气顺应季节变化而潜藏于内,养生保健也要注意护好阳气。此时可适当借助艾灸来顾护阳气、扶正固本,从而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增强冬季的抗病能力。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

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

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

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

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艾灸五穴 温补脾肾

1、命门、肾俞: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艾灸肾俞具有调理肾气、强健腰脊、健身体、壮元阳的功效。

艾灸方法:可用两孔灸盒插上2根艾条,同时艾灸命门和肾俞,每次艾灸30分钟左右。

2、神阙、关元:艾灸神阙特别适合老年人阳气不足、真元虚惫者,长期艾灸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延年益寿的功效。上医道公众号提示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艾灸方法:可用两孔灸盒插上2根艾条,同时神阙和关元,每次艾灸30分钟左右。

3、足三里:艾灸足三里灸具有补脾胃、调气血、助运化、补虚弱、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

艾灸方法:点燃艾条,于足三里穴上距皮肤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20分钟,以局部微红为度。也可使用两个单孔艾灸盒同时两侧足三里。

以上穴位,可根据自身体质和方便选择1-2穴,可立冬当天施灸,也可连灸三天(立冬前后三天或从立冬开始三天)。

——点击修行:经典常伴

请点击查阅:养生集锦

权声本文视频和图片来源网络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若有异议请留言联系小编删除。

温馨提醒:本平台分享的有关健康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并非处方,并非适合所有人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