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肾的方子有很多,比如左归丸、右归丸、地黄丸、肾气丸等等,这些太麻烦了,我们先不讲。
补肾,其实很简单,日常生活中,想要补肾,你记住,多吃黑色的食物或者药物就行了,就这么简单,堪称“傻瓜式补肾法”。
比如,生活中黑米、黑芝麻、黑豆、熟地黄、何首乌、黑桑葚都是黑色的,我们之前还说过乌鸡,乌鸡的皮肤、骨头、舌头都是黑色的,这些食物和药物都有很好的补肾功能。
经常腰酸、脱发、阳痿、早泄、性功能低下、遗精、不孕、骨质疏松、遗尿的人,大都与肾虚相关,可以多吃黑色。
黑色在五行中属水,而人体的肾也属水,它们都属于水系统,在世界上关系最近,所以黑色能补肾。
看到这里,有人肯定会表示反对——黑色凭啥是水的颜色呢?水不是清澈透明无色的吗?
一开始,我也有此疑问,因为生活中的水,都是无色的、透明的,无论如何,水都不应该是黑色的。水五行属黑,应该是无稽之谈。
直到有一天,我在抖音上看到远洋航海的海员发布的深海视频,才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水的颜色真是黑的。
就是说,凡是浅水,都是透明的,很清澈,比如小溪里的水。
而水一但发绿,就说明这些水很深了,人进去就很危险,所以我们很早就听老人们说,千万不要去绿色池塘里游泳,因为你根本不清楚它有多深,进去了,很可能淹死在里面,到时候连尸体都捞不出来。
而世界上最深的水,比如马里亚纳海沟,这里的海水深达11000多米,巨轮在上面漂浮着,就跟“沧海一粟”没有什么分别。
巨轮上的海员拿着手机对着海洋拍一张照片,发现海水一片漆黑,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恐惧感觉,所谓的“深海恐惧症”,大概就是看到这漆黑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水,心里彻底怕了。
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清楚地说明了“在体为水,在色为黑、在味为咸、在志为恐,在脏为肾。”
这里的水、黑、咸、恐乃至与肾,完全就是对应着深海所说的,而不是一般的浅水。因为一般的浅水,不是咸味的,也不会给人恐惧,更不是黑色的。能做到黑色、咸味、恐惧的,只有深海之水。
所以我怀疑,《黄帝内经》的作者一定乘船见识过深海,不然根本写不出这样的形容,这完全超出了日常生活的直观感受。
为啥肾脏和水搭配在一块呢?很多人会说,肾脏是过滤水液的,所以肾属水。这种说法,是西医的说法,受西医影响太深。
而在五脏之中,人体的肾脏主宰水液代谢,与水最为密切,所以肾归属为水。
中医认为,水喝到胃里,首先会被脾运输到肺。这是脾的运化作用的体现。
而膀胱与肾相表里,肾中有肾阳,在肾中阳气的蒸腾下,膀胱里一部分水液,会被蒸腾起来,变成气态津液,滋润全身,发挥润泽的作用。
至于膀胱中最后剩下的“浊液”,也会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形成小便,排出体外。
所以,肾脏在人体水液气化过程和排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肾阳不足,就会导致水液不化,甚至泛滥成水肿,或者影响肾脏的气化,导致小便不利。
正因为肾与水关系如此密切,所以中医才把肾脏与水搭配在一起。
说到这里,黑色、水、肾脏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比较明朗了。
但是,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的明白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得搬出一张“表”,这张表,是五行系统表。
这张表,可以说是中医里最重要的一张表了,能看懂这张表的,基本都是行业内人士了。
比如,在这张表中,肾、水、黑色、咸味(加黑点标识的部分)都在一个系统之中,它们彼此之间互相联系,具有亲缘关系。
其中,有些药偏重滋补肾阴,比如熟地、何首乌、女贞子、桑葚、阿胶。如果觉得肾虚同时伴有怕热、遗精、脱发,可以用这些药。
有些偏重温肾阳,比如补骨脂、韭菜籽,如果肾虚同时伴随怕冷、阳痿、早泄、起夜多,可以多用这些。
总之,凡是食品类,比如乌鸡、黑芝麻、桑葚,都可以多吃一些,对于补肾有很好的帮助,日常坚持吃一段时间,会明显改善肾虚症状。
还有什么食物是黑色能补肾的?读者朋友可以发挥想象,在下面补充哦。
简介:蛋蛋姐,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8年制,主业医生看病,业余撰稿科普。

药分五味,学会了五味的功能,你就是半个老中医!绝对是高手!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怕脑梗深夜到访,晚饭后少做这3件事,或能防止脑梗发生


图文来源网络,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