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一过,很多地方的气温迎来大跳水,稍不注意,就容易“中招”。俗话说:脾胃虚,百病生。此时,正是调养脾胃,滋补身体的好时节。

吃啥才滋补又养胃呢?当然是山药!今天为大家推荐我国唯一被指定入药的山药品种——温县垆土铁棍山药。
一根正宗温县的铁棍山药,胜过无数补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无论是用山药煲粥,还是排骨山药汤、蒸山药,一定要选择最正宗的温县铁棍山药,粉粉糯糯,补中、益气、健脾胃,老少皆宜。
《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南北州郡俱产,惟怀庆者良”,焦作古称怀庆府,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大怀药”驰名中外。
怀山药作为“四大怀药”之首,医家评价其“温补”、“性平”,是“药食同源”的典范。
“铁棍山药”是怀山药中的珍品,因其色褐间红、质坚粉足、身细体长,外形酷似铁棍而得名,主产区为温县。
温县种植铁棍山药已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唯一被指定入药的山药品种,被称为“国药之宝”,“神仙之食”。
虽然中国最大的垆土面积在温县,但也仅仅只有2万亩。而且垆土铁棍山药对土地的要求很高,同一片地不能连续种植,至少要隔7-10年,才能再次种植。因此垆土铁棍山药产量比较少,显得格外珍贵。
为了保证垆土铁棍山药的品质,温县人民始终坚持不重茬,全生态绿色种植。用秸秆等农家肥,不用农药,浅草用锄头锄,大草要靠双手来拔。
由于垆土地比较硬,铁棍山药采挖难度很大,是一件极其耗时费力的差事。一个人挖一亩山药,至少要25天以上,会挖铁棍山药的人越来越少了。
铁棍山药弯弯曲曲的生长在地里,要挖1米多深的沟,然后沿着沟,用铁锨从侧面挖出来,还必须使用双手拿出来。
下手轻了,挖不出来;下手重了,山药断在土里就不值钱了,哪怕是有30年经验的农民都得小心翼翼。
温县铁棍山药的表皮上有一些铁锈红的斑,像生锈的铁棍一般。虽然看起来有点儿“丑”,但削去外皮后,色白、肉质细腻、黏液丰富、韧性强、久煮不烂。蒸熟后口感粉粉糯糯的,微甜,带着山药的清香,非常好吃。
由于特殊的土质等因素,温县铁棍山药富含皂甙、氨基酸等有机物,药用价值和滋补作用极高,具有补肾健脾、固肾益精、益心安神、养颜抗衰等功效,其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其他山药品种。
掰开温县铁棍山药,有很多透明、可拉丝的山药黏液。这种黏液含的黏蛋白可以保护胃粘膜,预防胃炎、胃溃疡等;甘露聚糖可增加饱腹感。这是一种对人体很有益,又吃不胖的粗粮。
铁棍山药含丰富的氨基酸、粗蛋白、淀粉、锌、铁、镁等营养物质,体虚乏力的人长期食用,可以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
这根黄河故道上的小人参,被称赞为长寿因子,药食兼用,是适合长期食用的养生食材。
女人:常吃抗氧化,抗衰老。老人:补益中气防感冒。小孩:健脾养胃、防治腹泻的好帮手。
温县垆土铁棍山药生长周期长达200多天,吸取了很多营养精华。且每年霜降后,是它口感以及滋补效果更佳的时候。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这时候出土的垆土铁棍山药鲜嫩粉糯,健脾生津益肺补肾,且性温和,多吃也不怕上火,是你养生的不二之选。
温县铁棍山药怎么做都好吃,即使是简单的隔水蒸,也能吃出粉面香甜的味道;可以捣成泥给宝宝做辅食,营养又好吸收;熬个山药排骨汤也不错,等到山药吸足肉汁,入口绵软细腻;不嫌麻烦的还可以做一些山药甜点吃,拔丝山药、蓝莓山药,枣泥山药糕,都百吃不厌……

垆土铁棍山药生长在坚硬的土质中,受到的阻力大,没有办法生长得很笔直,所以外观是曲曲扭扭的,还沾着比较难清理掉的泥土,外表丑陋,但口感更佳,营养价值更高。
剩下还有很多吃法,比如做成糕点啦,或者打成豆浆,搭配着红枣、枸杞一起吃,都是不错的,想要更多山药经典食养方的家人,可以直接长按下方的二维码,添加我的助理,回复:山药,就可以得到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