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全民补肾季,最补肾的不是羊肉而是它!

最佳养肾季

入冬之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养肾了。

因为现代人学习、工作压力大,喜欢熬夜、吃寒凉等因素,不少人都有肾虚的问题,容易出现腰凉、腰酸、膝盖发凉、膝盖软、尿频、夜尿多;不少男性在生殖方面会有点问题;还有很多女性,存在痛经和月经不调的状况。

这些都是肾虚的表现。

肾是先天之本,肾阳是命门之火,是阳气的根本。

所以肾虚的时候,往往一虚牵动全身、牵动命根。

除了出现以上那些问题,自身抵抗力也会下降,人也会提前衰老,所以补肾真的很重要。

肾为水脏,应于冬三月。冬天是养肾的大好时机。

但是我们要知道,肾精、肾阴、肾阳的补养方式是不一样的。

肾精的养护方式,主要是靠“藏”,因为我们的肾精一直处于消耗大于补充的状态。

而肾阴、肾阳主要的养护方式就是靠补。

因为在中医看来,肾精属于物质,是有形的,而由肾精化生而来的肾阳、肾阴,却属于功能,是无形的。

有形的物质消耗之后,在缺少补充物质的情况下,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但无形的功能,却可以通过修复、补养,让它恢复到工作的状态。

在上周的文章中已经跟大家分享了肾精怎么藏(点击蓝字即可阅读)“冬藏”的日子正式开始!抓住“藏”的力量,打好身体根基,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肾阴肾阳怎么补。

肾阴虚和肾阳虚,其实就在一线之隔。

在中医看来,肾阴是肾阳生存的基础,就好像一桶油一样,肾阴就好像其中的油,而肾阳则是火柴,油先补足了,稍微放一点火柴,汽油就可以燃烧火来,肾阳也得到补养。

所以我们想要平和、轻缓的补肾,最好的方法就是肾阴、肾阳一起补。

「滋阴补阳的板栗红烧肉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道阴阳双补的板栗红烧肉,既能滋养肾阴,又能温补肾阳。

当工作压力过大、脑子变空的时候,吃一碗板栗红烧肉,一口肉一口饭塞到嘴里,再饥饿的灵魂也会被温暖,简直是幸福的代名词。

【食材】

猪肉350克,栗子100克,陈皮,八角、桂皮、生姜、生抽、老抽、料酒、冰糖、食盐适量

【做法】

1,将肉洗净后切块,生栗子去皮后洗净,生姜切片,大蒜去皮备用,肉焯水后捞出沥干水分;

2,锅里放少量葵花籽油,倒入肉块并反复煸炒,直至肉块呈现金黄色;

3,放入栗子、姜片、八角,桂皮一起翻炒,直到煸炒出香气,再加入适量料酒和生抽翻炒,上一点老抽着色;

4,加入没过食材的温水,还有冰糖一小片陈皮,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炖煮35分钟收汁,最后撒一点点食盐调味后即可。

| /

说起补肾,很多人会想到羊肉,其实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猪肉也有补肾的作用。

《随息居饮食谱》说,“猪肉,甘咸平,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

猪肉有补肾滋阴,养血益气的作用。

| /

栗子,味甘、咸,性温。可补中益气,浓肠胃,补肾气。

不管是直接炒熟食用,还是煲汤、炒食、用于制作药膳,亦或是煮粥都非常美味又顺时令。

「人体自带的补肾第一穴

除了吃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按揉穴位达到补肾的目的。

今天分享给大家一个穴位,是人体的补肾第一要穴——肾俞穴,这个穴位也是阴阳双补的。

“肾俞”这个穴位名字很直白。

“肾”,顾名思义,指的是“肾脏”,这个穴位和肾关系紧密;

“俞”,指输、腧、枢,运输,是枢纽的意思。

唐代医家杨玄操说过:“腹为阴……背为阳,五脏俞皆在背,故云俞在阳,内脏有病则出行于阳,阳俞在背也”。

翻译过来就是:五脏之疾当取五脏之俞来调理,所以肾俞不仅是肾气输注于背腰部的部位,而且是调理肾脏疾病的重要腧穴。

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经穴,也是背俞穴之一,在第2腰椎棘突下,后背正中线旁开1.5寸的位置。

【具体操作】

先在肾俞周围滴上几滴润滑的精油,以手掌小鱼际为着力点,沿着肾俞水平一条线,快速在背部摩擦生热,持续摩擦3~5分钟,会感觉热气顺着腰腹一周的带脉往肚子上窜。(如果是自己操作,用手掌上下揉搓即可)

如果家里有艾柱或艾灸盒的,也可以在穴位上艾灸。一般灸15分钟左右就可以,以皮肤温热为度,切记不要烫伤自己。

| /

肾除了补,更重要的就是少泄。懂得善待肾,供养肾精的人,一定会比同龄的大多数人衰老得慢。

除了上面和大家分享的种种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和此时的万事万物一样,安静下来,回归自己,减少欲望和焦虑对我们的消耗。

肾虚非一日之功,补肾非一蹴而就。养生就是贵在坚持,从现在开始,做好补肾的功课,悄咪咪在人群中成为“肾”气满满的人吧~

【END】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店下单购买姜糖膏、特级湘莲子、九年生兰州百合。了解更多请添加微信18638505178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