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农历十月,实际上代表了地球生命法则的一年之终点。
至此,天地封闭成冬、百虫闭藏、草木归根、动物冬眠、大家都在黑暗中默默积存着能量,孕育着很快将从冬至破阴而出的那“一阳”。
在古老的易经十二消息卦中,农历十月对应着坤卦,意味着纯阴之月,一年唯一的一次。
十月是“从阴生阳”的孕育月,
道家自古有“阳不生于复,而生于坤”的说法。
▼
十月造化身体之功,奠基了冬至“一阳来复”。
在一些锻炼人的典籍之中,特别注重十月的“坤复之交”,为啥呢?
刚出生的小孩是纯阳之体,行将就木的老人已接近纯阴,出生到死亡其实就是个阳气逐渐衰退、阴气逐渐增多的过程,而身心锻炼可以高效提升身体阳气、壮大先天真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在天地“一阳来复”的前夕一定得注意:千万不要没事去做一些耗阳、扰阳的行为,比如熬夜纵欲等等,会影响下一整年的阳气生发和运势。
按照传统养生的理论,男子56岁,女子49岁,进入了更年期后,人也就开始老了,逐渐走向了生命的坤卦。
天地之间有坤卦,我们人也有坤卦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消耗,不要让:头部的“神”、胸部的“气”、下部的“精”持续泄露,
古人一天可能消耗10个能量的精气神,站桩能给自己补15个,精气神充盈;而当代人呢,有的一天可能要消耗30个精气神,即使习练上乘的桩功,也只是让你比周围人更加健康,所以要注意平时的节流:
劳心思虑、刷手机伤的是“神”,
剧烈运动、说法不停伤的是“气”,
熬夜房劳、人菜瘾大伤的是“精”。
气和神的透支都是慢性的,日积月累的,而且找对方向后特别容易补;唯有精呢,则是一泄而出,还特别难补,所以平时一定得注意。
1.冬不藏精者,春必病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月属亥,十一月属子,火气潜伏,当养其真,而为来春发生之本,
此时若恣意戕贼,至春阳气轻浮,必有瘟疫,此两个月为一年之虚。
当此时,可不养天和远房室哉!
——温病著作《松峰说疫》
农历十月、十一月被古人视为一年之虚,人体正气的薄弱阶段。
冬天不把肾精养足,持续纵欲,那么春天肯定生病吃药挂水,三伏天晕乎乎没力气,晚上热的睡不着,长睡不足,出现梦遗。
“十月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宜减辛增苦,以养肾气。无伤筋骨,勿泄皮肤。勿妄针灸,以其血涩,津液不行。”
——《孙真人逐月养生事宜》
农历十月,人体阳气开始逐渐向下潜藏到肝肾,不再浮越于心肺,所以这段时间心肺气较弱,肾气较强,饮食上要减辛增苦,少吃辛辣油腻的东西,更不要吃冷饮。
“汗为心之液”出汗多容易伤心血,不利于气血的闭藏,农历十月不宜出汗。也不要做针灸、刮痧、拔罐、艾灸等消耗能量之事,避免气血、元气被过度透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