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冬季,养生要点补肾,养精!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中医认为,冬为阴令,冬主收藏。故冬三月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且叶天士在《叶选医衡》中指出:“调寝食在医药之先……非安谷不能生精与气,非安枕不能养血与神。”所以冬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的提高,则会事半功倍。

当人体处于深睡眠状态时,免疫细胞和各种受损细胞(尤其是脑细胞)快速修复,机体可进行营养吸收、能量储存、消除疲劳等生命活动,有益身心;反之,若睡眠太浅,有早醒或睡眠不足等睡眠障碍,则可诱发或加重原有躯体疾病,无益于健康长寿。可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建立正常睡眠规律是人体顺应昼夜节律,养生延年的重要措施。

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因此要养精蓄锐,为第二年春天做准备。早卧晚起,眠充足,体质弱的人最好穿高领而且护腰的装。注意脚部的保暖,持用温热水洗脚、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冬日寒冷,而寒与肾相应,冬日最易耗伤肾的阳气。所以此时的保养宜以抗寒为中心重在补肾,以闭藏为主导,以温补为大法。

《黄帝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一个字总结,冬季养生的重点就是:藏。

藏的意义,是让身体精气不要过度消耗,趁着这个时候好好养精蓄锐,为的是来年,有一个更好的状态。藏不好的结果?中医的话讲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冬季在五脏对应肾,所以,藏的重点就是藏好肾中的精气。

1
固精食物

食养,最简单,最直接。选择一些能固肾藏精的食物,让一日三餐不只是简单的果腹,更可以让食物滋养我们的身体。

小雪节气后,北风开始成为常客,天气寒冷,万物收藏蛰存。顺应节气变化,要注意滋补肝肾。

像黑芝麻、山药、芡实、莲子,都是此节气的好食。可以煲汤,可以做粥,热气腾腾的烟火气,让简单的三餐成为冬日里的小确幸。同时,冬季阳气潜藏在体内,配合吃一些大白菜、白萝卜,以避免上火和干燥。

饮食调养可多吃黑色食物,因其入肝肾二经,具有很好的食补作用。

2
好好睡觉

怎么补身体最好?补瞌睡。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是帮助阳气闭藏,不扰动阳气的最好方法。

在子时(23:00-1:00)以前上床,易进入最佳睡眠状态。中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

就如同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

很多人对待饮食很重视,却往往忽视了睡眠的重要。阳气得不到休息,当藏不藏时,人就容易生一些温热病,所以冬天发高烧、流鼻血的病人并不比秋季少。

3
减少运动

这里的运动,指的是会出很多汗的剧烈运动。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也应分清季节和程度。任何事情太过了是一定会伤害身体的,更何况是本来就应该闭藏的冬季。

以“无扰乎阳”为标准的话,冬季运动的最佳时间应该放在太阳升起之后,而不是早晨,更不是晚上。且应以舒缓的运动为宜,如八段锦、慢走、太极拳等。

4
养心安神

阳气的闭藏,不仅是需要从作息、饮食上去调整,更需要我们从“心”入手。人在活动时阳气是向外的,而在安静时是相对内收的。

冬季应该休养生息,更应该减少夜间活动。做一些能让心静下来的事情则再好不过,如练字、作画、写作等。

冬季是需要“藏精”的季节,藏好精才是真正的补肾。除了要藏好,还要有“精”可藏。所以,这么冷的天你可以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多做些好吃的来补充一下平日的亏空。善待自己,从吃开始。

5
晒太阳,防抑郁

我国传统的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冬季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正如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6
暖足避邪,顾肾气

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藏”,而“肾者主蛰,封藏之本”“万物藏,肾气水旺”,由于阳气闭藏后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应较慢,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所谓“寒从脚下起”,足部一旦受凉,将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所以,在睡眠需应注意避风保暖,防止足部受寒。

对于脾胃虚弱、下元虚冷者来说,更宜加意暖之,必要时可洗足后穿袜子入眠,或于足心涌泉穴位置放一口袋,将艾叶、干姜、桂皮等打粉后铺匀、填入口袋加以固定以温肾暖脾,散寒助眠。此外,冬天常晒太阳,注意背部保暖,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上班时间:周三~周日 ,早上09:30–下午17:30。

如需预约中医健康咨询请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提前预约。

下二维码可添加客服微信⬇⬇⬇

现代疑难重症及慢性疾病的克星

——中医扶阳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师与营养师、医生的区别:营养师是从事营养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健康管理师是从事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健康管理师是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体检医生、预防医学医生、健康教育专家、康复学、中医学,医学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体。

喜欢这篇文章,就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今日推荐

☞人体的五脏与六腑!

☞每天一把补药,反而让肾越来越虚?

☞小雪︱天渐寒,冬渐深!

☞冬季,万物收藏,养藏有道!

☞冬天如何养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