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健康│医生提醒:冬季养生要注重补肾保暖

眼下已经我们迎来了24节气中的“立冬”节气,而立冬节气是秋季和冬季转换点。随着天气日渐转凉,冬季养生我们应该如何去“养生”?需要注意什么?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医生的建议吧~

颐养肾气,顾护脏腑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认为,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讲究天人合一、顺时养生。肾为人一身之根本,与冬气相应,因而,立冬之后,应注重温肾中之阳气、益肾中之阴精。

肾为先天之本,阴阳的源泉,与五脏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说冬天养好肾,根基稳了一大半。

民间也常说“立冬补冬”,实际上是以补肾助收藏,肾主封藏,与冬的意志不谋而合。

但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也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方面的伤害

  • 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
  • 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等疾病也随之而生。
医生建议

区人民医院肿瘤血液胸外科主治医师 刘晓春:“冬季养生应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养生的原则是补肾强精,一切有关补益肾脏、强化肾脏、养护肾脏的养生方法,是冬季养生的主要内容和第一选择。”

收敛阳气,减少消耗

冬季时节养生,反映到生活中,要强调一个“暖”字。刘晓春告诉记者,立冬作为养生学上的重要节气,这时节饮食起居,市民都要以“暖”为先,千万不能冻着,尤其是饮食上要遵循“冬令进补”原则,多食温热护阳之品。

收敛阳气,首先不能外泄,先保证不丢,再去补养。

寒凉来袭,我们面临着双重考验

  • 一是来源于外界寒气的侵扰,部分阳气要去抵御外敌

  • 二是为顺应四时变化,我们体内的阳气还需向内收敛,温养脏腑

寒为阴邪,常伤阳气。而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阳气越充足,人才越强壮。

所以立冬后,我们要注意保护身体里的阳气首先要做到「穿衣避寒」

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冬季穿着最好以舒适、不出汗为宜

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但是立冬只是初入冬,深秋的燥气还在天地间游荡,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此时食补最好在补肾的同时,还要润润肺,以免被残留的燥气侵袭

医生建议

区人民医院肿瘤血液胸外科主治医师 刘晓春:“冬季饮食要注意保阴潜阳,宜热食、宜温补,忌粘硬、生冷,忌过食燥热,主食以五谷杂粮为主,宜食豆芽菜、花菜、芋头、芹菜、白萝卜、山药、羊肉等食物,少食油腻、煎炸、辛辣制品,易致经络闭阻, 不利血循。在起居方面,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建议9点前睡,5点-6点起床,同时建议入睡前养成以热水泡脚的习惯,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冬天运动最好选择运动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

图片综合网络
记者:阳凤
责编:何巘
校对:杨丹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