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百医讲台”关注
学习中医特色疗法,掌握专业技术,健康一身轻
一个专注于中医药知识传承的百家讲台
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农历十月,实际上代表了地球生命法则的一年之终点。
至此,天地封闭成冬、百虫闭藏、草木归根、动物冬眠、大家都在黑暗中默默积存着能量,孕育着很快将从冬至破阴而出的那“一阳”。
在古老的易经十二消息卦中,农历十月对应着坤卦,意味着纯阴之月,一年唯一的一次。
👆十月为坤卦(左),都是阴爻,天地间阴气充盈,真阳即将生出;
👆十一月是复卦(右),最底下是阳爻,冬至一阳生,阴极生真阳。
在一些锻炼人的典籍之中,特别注重十月的“坤复之交”,为啥呢?
因为身心锻炼本就是个“逆反先天”的过程。刚出生的小孩是纯阳之体,行将就木的老人已接近纯阴,出生到死亡其实就是个阳气逐渐衰退、阴气逐渐增多的过程,而身心锻炼可以高效提升身体阳气、壮大先天真阳。
所以在天地“一阳来复”的前夕一定得注意:千万不要没事去做一些耗阳、扰阳的行为,比如熬夜纵欲等等,会影响下一整年的阳气生发和运势。
按照传统养生的理论,男子56岁,女子49岁,进入了更年期后,人也就开始老了,逐渐走向了生命的坤卦。
上药三品——精气与神,这段时间我们就得好好的修炼自己的精气神了。
首先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消耗,不要让:头部的“神”、胸部的“气”、下部的“精”持续泄露,
古人一天可能消耗10个能量的精气神,站桩能给自己补15个,精气神充盈;而当代人呢,有的一天可能要消耗30个精气神,即使习练上乘的桩功,也只是让你比周围人更加健康,所以要注意平时的节流:
气和神的透支都是慢性的,日积月累的,而且找对方向后特别容易补;唯有精呢,则是一泄而出,还特别难补,所以平时一定得注意。
十月属亥,十一月属子,火气潜伏,当养其真,而为来春发生之本,
此时若恣意戕贼,至春阳气轻浮,必有瘟疫,此两个月为一年之虚。
当此时,可不养天和远房室哉!
——温病著作《松峰说疫》
农历十月、十一月被古人视为一年之虚,人体正气的薄弱阶段。
冬天不把肾精养足,持续纵欲,那么春天肯定生病吃药挂水,三伏天晕乎乎没力气,晚上热的睡不着,长睡不足,出现梦遗。
“十月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宜减辛增苦,以养肾气。无伤筋骨,勿泄皮肤。勿妄针灸,以其血涩,津液不行。”
——《孙真人逐月养生事宜》
农历十月,人体阳气开始逐渐向下潜藏到肝肾,不再浮越于心肺,所以这段时间心肺气较弱,肾气较强,饮食上要减辛增苦,少吃辛辣油腻的东西,更不要吃冷饮。
“汗为心之液”出汗多容易伤心血,不利于气血的闭藏,农历十月不宜出汗。也不要做针灸、刮痧、拔罐、艾灸等消耗能量之事,避免气血、元气被过度透支。
3.“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黄帝内经》
冬天是整理、修整,充盈底蕴的时候,时机不成熟时,就好好积攒自己的GDP,同时像伏兵一样藏匿起来,平时不要张扬,以待遇到紧急情况时其疾如风,侵略如火。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亦不用深赞,亦不用深毁,常须运心,于物平等。如觉偏陂,寻改正之。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 孙思邈
很多灼心的欲望、求而不得的痛苦、可以稍微缓一缓了,静静坐平静一下。
对他人的赞美和诋毁,也都回归于平等心。一般人的心血资质在冬天禁不起强烈爱恨的磨损、损耗。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只要不停下来琢磨,“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就不会毁伤我们的身体。反而会激发我们的能量。
思来想去,耿耿于怀,便成了负能量,暗伤阴血。《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通过身心锻炼积攒自己的身心能量,让自己一颗躁动的心归于平静,欣赏画中结霜的山峦,和大自然中盖着雪壳的松树的枝条。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